目录

网友反映东营黄河三角洲“无人机扰鸟”,当地回复称正积极沟通,拟发布无人机管控公告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11月02日 22:09:30110
眼下正值山东省东营市观鸟季,成千上万的候鸟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翩跹起舞,场面震撼。但有网友爆料称,因部分摄影爱好者为追求极致视角,出现了“不和谐”行为:使用多架无人机在鸟群中穿梭、追拍……导致有鸟类受惊或受伤。 网友晒出的无人机在东营拍摄候鸟时的景象 图据网络10月30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杨经理回应红星新闻称,其目前没有亲眼见过无人机撞击鸟类,但了解到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过。“更常见的是几个人抱团用...

眼下正值山东省东营市观鸟季,成千上万的候鸟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翩跹起舞,场面震撼。但有网友爆料称,因部分摄影爱好者为追求极致视角,出现了“不和谐”行为:使用多架无人机在鸟群中穿梭、追拍……导致有鸟类受惊或受伤。

网友反映东营黄河三角洲“无人机扰鸟”当地回复称正积极沟通相关图片(1)

网友晒出的无人机在东营拍摄候鸟时的景象 图据网络

10月30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杨经理回应红星新闻称,其目前没有亲眼见过无人机撞击鸟类,但了解到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过。“更常见的是几个人抱团用无人机追赶鸟,其他人趁机拍摄。”杨经理介绍,黄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拍摄行为基本在实验区进行,核心区因有保护动物而禁飞。

目前,关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否可以禁飞的问题,东营市公安局已公开回应,称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正积极沟通司法局、行政执法等部门,拟通过东营市人民政府对外发布无人机管控公告。待公告发布后,保护区公安分局将会同相关警种单位、管委会各管理站、行政执法、文旅部门研商架设无人机反制辅助系统。  

为快速“出片”

有人保护区使用无人机拍鸟

近日,一则征集“东营无人机干扰候鸟素材”的公众号文章引发关注。文章指出,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无人机泛滥,10月中下旬该保护区形成鸟浪,摄影者为追拍致鸟群受惊、四散乱飞,特别是卷羽鹈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亚种群仅剩200余只)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部分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反对用无人机追拍鸟”,更有人提出“禁止使用无人机摄影作品参赛”。 

网友反映东营黄河三角洲“无人机扰鸟”当地回复称正积极沟通相关图片(2)

路边有很多人使用无人机拍摄“鸟浪” 图据网络

10月30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东营当地的鸟类摄影爱好者陈先生。他表示,自己摄龄已有几十年,也常前往黄河三角洲拍摄。“这几年各地摄影爱好者蜂拥而至,特别是三角洲的‘鸟浪’景观吸引不少人,有人急于出片便用无人机飞行拍摄。”

一位山东的鸟类摄影师则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无人机分很多种,摄影师一般会用7倍长焦镜头拍摄,距离鸟群较远,不会伤害到鸟类。但专业的拍鸟者会用伪装网等方式隐蔽拍摄,“无人机非常脆弱,但凡碰到鸟类就会坠毁,几万块钱的设备就作废了,所以不会有人刻意去撞鸟”。

当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杨经理。他告诉记者,其目前没有亲眼见过无人机撞击鸟类,但了解到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更常见的是几个人抱团,一些人提前架好相机,另外一个人用无人机把鸟往这边赶。”杨经理表示,“现在大部分的观鸟游客比较文明,但也有极个别不文明的观赏行为。”

另外,杨经理也表示,他们也曾咨询过保护区管委会和鸟类专家,“得到的回复是‘无人机对鸟类并没有多少干扰’,只要不贴近拍摄,无人机对鸟类的影响要比人对鸟类的影响要小。除此,有一些鸟类对无人机噪音较敏感。一些无人机新手不了解设备情况,使用1倍镜头近距离拍摄无意中可能对鸟类造成伤害。” 

保护区称尚无禁飞依据

遇不文明行为会口头劝阻

据杨经理介绍,黄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530平方公里,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其中后两个区域一般不允许人进入活动,而观鸟体验则是在实验区。且景区内的参观路线分为两条,一条是南线,提供常规性旅游产品,以观赏自然景观为主;一条则是北线,单独从黄河浮桥过黄河,位于黄河北岸,专门为观鸟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提供。此外,景区每年冬季会开观鸟基地,今年这段时间准备对外开放。

当被问及有没有摄影师越过参观路线或擅自在摄影基地里近距离拍摄鸟类,杨经理表示,南线的游客是奔着核心景观去的,里面的观鸟人不多。而专业的摄影群体和爱鸟人士则会选择去到观鸟基地。“他们基本上是非常自觉的,我们也会有车跟着他一起行动。” 

网友反映东营黄河三角洲“无人机扰鸟”当地回复称正积极沟通相关图片(3)

网友拍摄的“鸟浪”照片 图据网络

另外,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接线人员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管委会是通过热心人士和巡护人员来发现无人机拍摄的不文明行为,进而了解到有关情况,“但我们去的时候(飞手)已经不在了,因为目前没有相关法律的惩罚依据,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口头劝阻去限制无人机飞行”,并表示会管控入园拍摄行为,但未入园而进行无人机拍摄的人没法纳入黑名单。

至于网友提议的是否可以在保护区里禁飞无人机等问题,10月29日,红星新闻记者曾致电东营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红星新闻记者称,最近一两年无人机出现频率变高,无人机摄影属于新出来的一个现象。“没有法律依据禁止无人机飞行,且无人机在各地都有侵扰,也不光是鸟类。”

“目前是‘鸟浪’出现的时节,所以人最多。从现在开始一直到12月,保护区会一直有警察巡逻。”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接线人员告诉记者,景区一直提倡不要用无人机去追赶或近距离打扰鸟群,现在他们正在讨论设置禁飞区,使用技术不让无人机飞起来。“观鸟基地和线路的选择都是通过专家论证的,游客藏在观鸟棚里面拍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多都在核心区,里面禁飞无人机。”

同时,红星新闻记者也在东营市政府官网上看到,曾有市民投诉反映,称黄河三角洲因无人机抵近拍摄导致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干扰日益严重,目前了解到只有警方设立的提示告警牌,没有更进一步的控制,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协同厂家设立禁飞区。

网友反映东营黄河三角洲“无人机扰鸟”当地回复称正积极沟通相关图片(4)

东营市公安局的公开回复内容

对此,东营市公安局在10月30日回复称,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正积极沟通司法局、行政执法等部门,拟通过东营市人民政府对外发布无人机管控公告,待公告发布后,保护区公安分局将会同相关警种单位、管委会各管理站、行政执法、文旅部门研商架设无人机反制辅助系统,并积极开展爱鸟护鸟、文明观鸟联合宣传及无人机追鸟、驱鸟管控工作,切实履行鸟类保护职责。 

“扰鸟”事件频发

律师建议完善无人机拍鸟相关法规

近年来,随着生态摄影逐渐成为摄影圈的热门,出现了一些“为拍摄而拍摄”的做法,不仅破坏了鸟的迁徙与栖居,更背离了生态摄影的初衷。据光明网报道,此前在上海长风公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仙八色鸫吸引了不少“长枪短炮”,拍摄者离小鸟最近仅2米左右。他们不仅破坏绿化,还用食物、水引诱鸟儿,以至于这只鸟吃得太多,“快变企鹅了”。无独有偶,在北京官厅水库一带,保护人员经常发现有人为拍下“群鸟振翅起飞”画面,让无人机降低飞行高度或者穿梭于鸟群之中。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2024年5月江苏淮安发生了一起成年东方白鹳死亡事件:一只成年东方白鹳的双腿被平整绞断。后经过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的救治,这只东方白鹳最终还是死亡。经过调查,东方白鹳大概率是被拍摄中的大型无人机绞断了双腿。

既然部分观鸟爱好者使用无人机等对鸟类生活与迁徙造成了“打扰”,甚至威胁鸟类的生存,那到底应不应该直接禁飞?

网友反映东营黄河三角洲“无人机扰鸟”当地回复称正积极沟通相关图片(5)

网友晒出的无人机在东营拍摄候鸟时的景象 图据网络

通过查阅相关文件,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对于不文明拍摄给鸟类带来的伤害,有关部门早就提出警告并设置规范。2019年3月,国家林草局发文要求,除科学研究等特殊用途外,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更不得以拍鸟为名捕捉野生鸟类进行“棚拍”。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条,也明确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域内从事“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无人机的噪音、外形和飞行轨迹可能导致鸟类受惊、弃巢甚至伤亡,属于被禁止的行为。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内,从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通常是应该禁止或限制无人机飞行的。”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良善告诉记者,除开上述野生动物保护法,部分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也曾有过相关规定,如《山东省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就将“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域划定为禁飞区,明确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许可在该区域飞行无人机。

赵良善表示,随着无人机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法律法规确实需要不断完善。一方面,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安全和管理问题,如自然保护区内无人机干扰鸟类等,这就需要法律法规及时跟进,明确相关规则和处罚措施,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也有助于规范无人机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其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新修改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对无人机‘黑飞’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依据会更明确,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 。”

红星新闻记者 罗梦婕 实习生 李静

编辑 郭庄 

审核 官莉


来源:红星新闻
原文链接: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511/3a5aec63e77e9581601a27b2f9dc923d.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10195.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