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视频智能”遇上“机场空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日,一家名为北京科达航宇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企业悄然成立,将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连接在了一起。
天眼查App显示,这家新公司注册资本高达2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陈卫东,业务范围相当“硬核”:不仅包括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还直接切入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和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等前沿赛道。这显然不是一家普通的软件公司,而是一个瞄准“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技术平台。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股东背景:由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660)与蓝天使机场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苏州科达是国内知名的视频监控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尤其在公安、司法等领域深耕多年,其AI算法能力备受认可。而蓝天使机场管理,则是一家与机场运营密切相关的公司,意味着其拥有宝贵的空域资源和低空飞行管理经验。
“AI+无人机”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方向之一。无人机要实现自主飞行、智能避障、精准作业,离不开强大的AI大脑。苏州科达的强项正在于此。而蓝天使的加入,则为无人机提供了真实的飞行场景和空域支持。
可以大胆推测,这家新公司的目标,很可能是开发面向机场、工业园区、大型场馆等复杂场景的智能化无人飞行解决方案。比如,利用AI无人机进行自动巡检、安防监控、物流运输,甚至未来可能拓展到城市空中交通(UAM)的配套服务。
从地面视频监控到空中智能飞行,苏州科达此次布局,无疑是一次从“看”到“动”的战略升级。它不再满足于做“眼睛”,更想成为“会思考的翅膀”。而蓝天使的资源,则为这双翅膀提供了起飞的跑道。
2000万的投入,在科技领域不算巨额,却是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当AI的智慧与飞行的自由结合,或许,我们正站在一个“空中智能时代”的门槛上。
来源:新知号:商业不许冷
原文链接: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9844076.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