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崔京良
当前,全球低空经济产业正进入密集创新与高速增长的阶段,一个无人机满天飞的时代似乎已经不太遥远,而在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随之而来,低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普遍关注。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参赛选手、来自荷兰根特大学的合作研究员骆一阳,带来的项目正是“面向城市环境下的低空目标被动声学智能监测网络信息系统”,通俗地讲,就是用一个特殊的“雷达”,构建一套低空经济时代城市低空飞行器监测系统与生态保护系统。骆一阳表示,“我们的项目在这些情境中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应用,非常期待落地济南。”

据了解,该项目的原理是构建基于被动声学定位、光学与无线电多模态传感的全天候监测与预警网络。采用高灵敏度声学阵列与深度学习、贝叶斯推理算法,实现噪声源实时分离与高精度定位,具备强抗干扰、隐蔽部署优势,可为后续生成城市场景声学地图,超低空飞行器主动噪声控制,噪声缓冲区规划,以及居民隔声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样机验证与相关软件初始平台开发。
骆一阳表示,这套监测与预警网络的优点首先它是被动的声学探测装置,没有主动辐射源,因此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完善、安全、健康的城市低空环境。其次是系统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特点,因此可以判断飞机的飞行是否平稳,是起飞还是降落,从而提供相应保护。
说到对落地济南的期待,骆一阳表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济南市天桥区政府的工作人员在政策讲解、资源对接等方面都为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于人才的尊重与渴求。我们的项目属于电子信息与高端软件这个领域,它与济南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相匹配的。”另外,骆一阳还认为,济南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有比较优秀的工程师,这些方面也吸引他们在济南落地。

来源:齐鲁壹点
原文链接:http://m.ql1d.com/new/general/2684879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