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为期三天的2025年中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普及大赛暨江苏省大学生航空航天模型挑战赛,在盐城市射阳县圆满落幕。这场集竞技、展演、科普于一体的航空科技盛宴,以“一赛、一演、一展、一课——四维一体”的创新模式,在黄海之滨的“鹤乡”,不仅点燃了全民航空热情,更通过实战化赛事为行业育才、为低空经济赋能。

本次大赛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办,江苏省航空运动协会、射阳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共江苏省委驻射阳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射阳县教育局、体育局等多家单位协办,并获江苏省体育总会鼎力支持。作为世界三大顶级飞行器设计类竞赛之一的科研类航模赛事分站赛,首次选址射阳,既是对当地优质资源的认可——这里拥有200平方公里优质空域,年可飞行天数超300天的独特优势,更承载着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赋能行业应用的深远意义。

“大赛为无人机研发、航空文旅等业态提供了丰富实践场景,将加速低空经济‘航路网’‘设施网’的融合完善。”江苏省航空运动协会秘书长王剑表示,此次活动是射阳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示范标杆的重要契机,让“翱翔”基因与城市发展深度绑定。

竞技场上,来自全省12所高校的选手们展开激烈角逐。遥控电动绕标竞速的极速狂飙、多旋翼对地侦察的精准探测、模拟搜救的协同配合、纸飞机定点着陆的巧思比拼,七大竞赛单元全面考验选手的设计、制作与操控能力,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力。其中,多旋翼模拟搜救、无人机对地侦察两大竞赛项目,因其极强的实战属性备受关注。这两项赛事模拟真实作业场景,要求选手精准操控设备完成目标锁定、区域巡查、信息回传等任务,而这些技能正是公安、农业、环保等领域急需的核心能力——在公安警务中,可实现复杂地形搜捕、大型活动空中巡防与应急疏散,让“空地一体”防控成为现实;在农业生产中,能完成精准植保、作物长势监测与灾情勘察,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并减少资源浪费;在生态环保领域,可对湿地、林地进行无接触巡查,及时发现污染隐患或生态破坏现象,为盐城黄海湿地等重要生态区域的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赛场之外,日月岛月光草坪广场上的“筑梦蓝天,翼展风华”航空航天模型嘉年华飞行表演同样精彩纷呈。大型固定翼标语机、F3A特技机的炫酷特技,“火凤凰”“飞龙”模型的灵动穿梭,与湿地丹顶鹤遥相呼应,构成“生态+航空”的绝美画卷。其中,盐城市与射阳县航空运动协会联合呈现的“吉祥三宝”飞行器表演成为全场焦点。以盐城黄海湿地标志性动物丹顶鹤、麋鹿、勺嘴鹬为原型设计的航模,在天空中舒展身姿,将湿地文化与航空科技巧妙融合,赢得万名观众阵阵喝彩。

作为本次飞行表演的解说嘉宾,盐城市航空运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惠彪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与娓娓道来的解说风格,圈粉无数。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专访时,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他,早在80年代中期就担任盐城中学航模队队长,对航空运动的热爱与情怀贯穿数十年。作为协会创始人之一陈惠彪详细介绍了协会的发展历程与使命担当:“盐城市航空运动协会成立于2016年,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群众性体育组织。我们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战略,在校园科普领域,协会深耕细作,在全市多所中小学设立航模社团,累计培养数万名青少年“小飞手”,让航空梦想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陈惠彪本人还应邀兼任多所学校的科技副校长,手把手传授航模知识与操控技巧。在人才培育方面,协会搭建了完善的成长体系,针对成人群体开设专业培训课程,从零基础“小白”到考取CAAC无人机执照仅需二十多天,学员毕业后可快速投身专业飞行领域。此外,协会还多次带队参加全国及全省航模无人机大赛并屡获佳绩。

对于首届大赛落地盐城射阳,陈惠彪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对盐城空域资源、产业基础与航空运动氛围的三重认可。大赛设置的多旋翼模拟搜救、对地侦察等项目,完全贴合行业实际需求,是‘以赛促学、以赛育才’的生动实践。”他进一步解释,这些竞赛项目不仅让选手锤炼了实战技能,更向公众展示了无人机的多元应用价值,“20万的直播浏览量就是最好的证明,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航空运动不只是爱好,更是能服务社会、赋能产业的实用技能”。他特别提到“吉祥三宝”飞行器表演的创作初衷:“我们希望通过航空模型这种新颖载体,让丹顶鹤、麋鹿、勺嘴鹬这些湿地精灵走进更多人视野,让航空科技与本土文化同频共振。”

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赛既传播了安全飞行知识,精进了飞行操控技术,更通过“航空+文旅”模式拉动消费,让低空运动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这场为期三天的航模盛宴,不仅让射阳的优质空域资源得以充分释放,更构建了“普及-培育-应用”的完整生态链。未来,盐城市航空运动协会将继续以协会为桥梁,链接校园、赛场与产业,让更多人爱上飞行、学会飞行。” 陈惠彪说道。盐城射阳也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低空经济产业布局,推动“五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让“天空很辽阔,我们一起飞”的美好愿景在黄海之滨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周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