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的天空热闹起来了!一架多旋翼无人机从黄河十二路的鲁北技师学院飞行基地腾空而起,飞得又高又远,屏幕前的学员眼睛都不眨,熟练地操控着设备。这不是电影画面,而是滨州云端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日常训练场景,他们正在培养能“驾驭天空”的人才。

滨州靠着黄河,地势平坦,天空开阔,一年有330多天适合飞行,空域资源从黄河滨州段一直延伸到入海口,简直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宝地。低空经济是什么?简单说,就是用无人机、无人驾驶飞机做各种事,比如送货、巡逻、旅游。滨州抓住了这个机会,今年5月,山东省首个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在这里挂牌,专门管空域、帮飞行,成了低空经济的“指挥中心”。
无人机的用处可多了!在黄河边,无人机能全自动巡查20公里的河道,帮着保护生态。京东的快递无人机在滨州跑“最后一公里”,比传统送货快了55%,省时又省力。胜利油田也用无人机巡检油气管道,过去危险的工作现在安全多了。这些都说明,滨州的低空经济已经“飞”起来了。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数据,2024年前10个月,山东的低空物流和文旅飞行达到5250架次,比去年翻了一倍多!

超视距飞行是啥?就是无人机飞到人眼看不到的地方,还能稳稳当当完成任务。这在滨州云端智能的训练场上是最热门的课程。培训总监刘森说,普通视距飞行只能干点基础活,超视距才是未来大趋势。山东的规划也这么想,到2025年底,要开通50条市内无人机航线和20条城际物流航线,这些都需要飞手会超视距操作。想拿执照可不容易,学员得学会在恶劣天气下飞行、处理突发故障、规划长距离航线,还要通过民航局的严格考核。
滨州的空域面积有3563平方公里,高度能到3000米,训练环境好得不得了。学员在这儿练手,飞起来心里有底。公司空域协调负责人说,这么大的空域,全国都少见,滨州占了大便宜。学员们在这儿学的技能,出去就能直接上手干活。
无人机飞得欢,修起来可没那么简单。现在无人机越来越多,但会修的专业人才却不够。云端智能的刘总监打了个比方:就像汽车得有4S店,无人机也得有专业的维修服务。不然一架无人机坏了,修不好就得趴窝。为此,他们开了维修技能培训课,教的多全面?从无人机的机械结构到飞控系统,从电池维护到传感器调试,样样都得学扎实。
云端智能还跟山东航空学院合作,学员能去学校的无人机研制中心实践,用上高科技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发动机拆装设备。项目负责人说得清楚:他们培养的不是只会换零件的工人,而是懂原理、能诊断、会创新的“全能选手”。这不光是修无人机,还得为整个产业链出力。
培养一个学员,就能保障一架无人机,服务一方经济。云端智能的努力,正在让滨州成为低空经济的“人才高地”。山东还在推“全程无忧、全域服务”的飞行保障体系,这种专业培训机构,就是让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更稳的基石。未来,滨州的无人机还会飞向哪里?大家觉得,这片天空能带来多少惊喜?
来源:
原文链接:http://kjy.china.com/13004755/20250825/48757653.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