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科技突然宣布要造无人机了!这家以扫地机器人出名的公司,现在要从地上飞到天上,加入低空经济的热潮。消息一出,网友们都炸开了锅:这不是要当无人机的“扫地僧”吗?

追觅科技的底气从哪儿来?他们花了十年时间,攒了一套厉害的技术组合拳。空气动力学、高速数字马达、AI环境感知,这三样东西让他们在扫地机器人市场站稳了脚跟。现在,他们要把这套本事搬到无人机上,准备在低空经济里大干一场。
先说说他们的技术有多牛。扫地机器人在家里跑,桌子腿、电源线、宠物玩具,啥都能躲开。这其实就是在练“微型无人机”的本领。追觅的算法能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里灵活穿梭,规划最佳路线。现在把这套算法用到天上,无人机就像长了“鹰眼”,能看清周围的一切,还能自己找路飞。
高速数字马达是追觅的另一个杀手锏。这东西每分钟能转16万次,比很多传统无人机的动力还猛。有了它,无人机飞得更快、更稳,载重能力也更强。想象一下,这样的无人机送快递,估计比外卖小哥还快到你家门口。
AI环境感知更是让追觅信心满满。他们的扫地机器人靠双目视觉识别,能“看懂”家里的环境,避开障碍物。现在把这技术用在无人机上,等于给无人机装了个“云端大脑”。不管是城市高楼还是乡村田野,无人机都能精准飞过去,不撞墙、不掉坑。
技术复用可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追觅有个“四阶飞轮”模式:先搞清楚需求,再收集数据,然后优化算法,最后制造产品。扫地机器人已经用这套方法成功了,现在他们想在无人机上再来一次。把地上的经验搬到天上,效果可能会翻好几倍。
除了技术,追觅还有个大优势:黑灯工厂。这名字听起来很酷,其实就是全自动化的生产线,连灯都不用开,机器自己就能干活。追觅的工厂自动化率很高,很多关键零部件都是自己造的。这意味着他们能快速生产无人机,不用担心缺零件或者成本太高。
供应链整合也是追觅的强项。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追觅已经打通了全链条。别的公司可能得靠好几家供应商,追觅却能自己搞定大部分环节。速度快、成本低,这让他们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低空经济最近特别火,政府也在大力支持。2023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100亿元,增长了32%。到2030年,低空经济可能达到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追觅看准了这块大蛋糕,决定现在就冲进来分一杯羹。

无人机能干啥?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甚至空中出租车,应用场景多得数不过来。比如在深圳,有的无人机已经开始送奶茶,点个外卖,几分钟就到手。追觅的加入,可能会让这些场景变得更常见、更便宜。
当然,追觅也不是没有挑战。无人机市场已经有很多大玩家,比如大疆,技术和服务都非常成熟。追觅要想突围,得拿出真本事。不过,他们的技术积累和生产能力,让人觉得他们不是来凑热闹的,而是真想干出一番事业。
追觅的这一步,其实也给咱们普通人带来了想象空间。以后出门上班,可能会坐上无人机“空中巴士”,省去堵车的烦恼。农村的农民也能用无人机种地、喷药,省时省力。低空经济就像一个新世界,追觅的加入可能会让它变得更热闹。
这事儿还让我想到咱们生活里的变化。以前谁能想到,扫地机器人能从家里扫地板,变成天上飞的无人机?技术这东西,真是越用越神奇。追觅的尝试,就像在告诉大家,只要敢想敢干,啥都有可能。

你觉得追觅这次能成功吗?无人机市场会因为他们变得更热闹吗?低空经济的未来,到底会变成啥样?这些问题,咱们可以一起想想,聊聊看。
来源:
原文链接:http://kjy.china.com/13004755/20250825/48757665.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