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科技突然宣布进军无人机,消息一出,整个科技圈都炸了锅!这家靠扫地机器人火遍大江南北的公司,竟然要造无人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跨界也太大了吧!但仔细一瞧,追觅这步棋走得一点不盲目,背后藏着实打实的技术底气和战略眼光。低空经济如今是块大蛋糕,追觅凭什么敢来分一杯羹?答案就在它的三大杀手锏上。

追觅的底气,离不开它的“飞行基因”。公司创始人俞浩不是普通人,他早年在清华大学“天空工厂”就玩转了飞行器研发。这个团队可是国内最早钻研无人机技术的牛人聚集地,空气动力学、飞控系统样样精通。俞浩本人更厉害,学生时代就搞出了全球首款三旋翼无人机,精准悬停、复杂环境飞行都不在话下。如今,这帮“老炮”把技术积累带进追觅,等于给无人机项目装了个超级引擎。别人还在研究怎么让无人机飞稳,追觅已经能预判问题、优化方案,起点就比别人高一大截。
再说技术,追觅可不是从零开始造无人机。它的扫地机器人技术,直接就能“搬”到天上用。扫地机里有个核心部件,叫高速数字马达,转速能到18万转每分钟,动力强、耗电少、还特别稳。这种马达用在无人机上,简直是天作之合!续航时间长、载重能力强、飞行平稳,这些无人机最头疼的问题,追觅靠现有技术就能搞定。别的公司得花大价钱从头研发,追觅直接拿来优化,省时省力,效率高得让人眼红。
不仅如此,追觅的避障技术也是个大招。扫地机器人能在家里灵活绕开桌腿、电线,甚至宠物拉的粑粑,靠的是“双目视觉+AI算法”的组合拳。无人机飞在天上,遇到高楼、树枝、飞鸟,逻辑其实和扫地机差不多。追觅把这套避障系统稍作调整,就让无人机能在城市低空灵活穿梭,安全又高效。别人花几千万研发的避障功能,追觅直接拿现有技术升级,成本低、效果好,这种“降维打击”谁不服?

说到生产,追觅更是有一手。造无人机,光有技术可不行,能不能量产、能不能快速送到消费者手里,才是真功夫。追觅在扫地机器人领域已经玩得风生水起,每年卖出上百万台,早就建好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链条。研发端,公司每年投7%以上的收入搞技术创新,光扫地机就攒了上千项专利,这些经验直接用在无人机上,设计、功能开发都快得飞起。生产端,追觅有自己的智能制造基地,自动化生产线和严格品控,让量产效率高到不行。

供应链上,追觅也有优势。芯片、精密部件这些核心材料,追觅能快速采购、整合,成本控制得当,还不会因为缺货耽误进度。很多无人机初创公司,技术有了,但卡在量产和交付上,追觅完全没这烦恼。研发一完成,生产线立马跟上,产品很快就能摆上货架。别人还在秀概念机,追觅的无人机可能已经在你家门口飞了,这种速度在低空经济赛道上就是王牌。
低空经济现在有多火?国家政策支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能破万亿!无人机送货、航拍、农业植保,应用场景多到数不过来。追觅选在这时候入局,不是瞎凑热闹,而是看准了机会。它的技术、供应链、量产能力,样样都是硬实力,哪像“跨界新手”?这分明是准备当“行业黑马”的节奏!

这事让人忍不住想,追觅的无人机会带来啥惊喜?是更便宜的航拍神器,还是能送快递到家门口的“空中快车”?低空经济这块大蛋糕,追觅能切下多大一块?大家不妨猜猜看,未来几年,追觅会不会成为无人机界的“新王”?
来源:
原文链接:http://kjy.china.com/13004755/20250827/48765742.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