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前不久,四川省巴中市南江通用机场获省政府批复,跑道规划正式落地。此前,巴中在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于今年5月入选全省首批低空飞行试点。

巴中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规划图。(巴中经开区管委会供图)
在巴中经开区低空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工地上,厂房拔地而起;在南江县阳八台村,通用机场的环评公示刚刚出炉;在巴州区的云雾茶园,无人机仅用9分钟就完成一次运输任务……这些新场景的可喜变化,都源于巴中对低空经济这场“新赛跑”的全力奔赴。
作为革命老区,巴中已将低空经济纳入19条重点产业链进行布局,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从“地面赛跑”转向“空中竞速”,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

建设中的巴中低空经济产业园。(巴中经开区管委会供图)
战略布局:
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巴中将低空经济纳入19条重点产业链之一,这是市委、市政府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结合我们巴中交通地理条件和自身空域优势,作出的战略性决策。”巴中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专班执行班长张云清,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
巴中布局低空经济,既是对自身发展瓶颈的精准突破,也是对未来经济趋势的果敢拥抱。

巴中市低空经济产业推介活动。(巴中市投促局供图)
对于山地比例高达95%的巴中而言,发展低空经济不仅是追赶潮流,更是突破山川阻隔的现实需要。巴中位于成都、重庆、西安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市内全域四季分明、天高云淡、气候稳定,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是难得的低空目视飞行乐园。市内运输机场航线少、低空适飞空域广、净空条件好,让巴中当仁不让地成为低空经济的理想之地。
2024年,巴中被纳入四川省低空经济协同发展地。巴中抓住机遇,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市全空域资源“五个一”统筹发展机制,提出“全域统筹‘一盘棋’、服务监管‘一张网’、做大做强‘一平台’、产业发展‘一条链’、政府配套‘一政策’发展思路”。2025年,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本着“打基础、利长远”的原则,系统梳理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服务供给保障共计15项夯基固本具体任务,实现轻重缓急稳步有序推进。
2025年5月,四川省多部门联合印发《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省级财政对新建、改扩建A类通用机场项目建设和科技攻关都将给予补助。作为全省首批低空运行管理试点城市,巴中的机场项目直接受益于政策资金支持。目前,试点区域(巴中经开区)低空政务应用场景已全面展开,为全市全面健全基层智慧治理标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基础先行:
构建低空网络“新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南江通用机场获批,标志着巴中低空网络“新体系”的建立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作出批复,原则同意实施巴中南江通用机场项目。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7716万元,建设工期为24个月。南江通用机场定位为A1级通用机场(最高等级),飞行区等级为2B,可满足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及通用飞行器的起降需求。机场总占地面积约130亩,将新建1条长1200米、宽30米的跑道。

巴中执法人员学习无人机知识。(图据巴中市生态环境局)
今年以来,巴中加快构建低空网络“新体系”,在夯实低空经济基础方面好消息不断。1月,首台巴中造纵横无人机及无人值守系统正式下线;3月,市内首例无人机山区货运及城市快递成功实施。与此同时,巴中低空经济产业园也在加快建设,巴中临港产业园持续完善,南江通用机场即将开工建设,通江、平昌2个通用机场纳入四川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
在项目招引上,巴中把开放合作作为关键一招,探索践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稳步走出“基础—制造—场景—保障”全生态、“研发—生产—测试—应用”全链条的低空经济发展之路。目前,全市正以巴中纵横项目为中心,持续加大对新能源载人飞机、大载重无人机、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等生产制造项目的招引力度。
良好的发展基础,为巴中发展低空经济创造了更多可能性。近年来,巴中坚定推进“生态工业兴市、先进制造强市”战略,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伍库智造、巨星铭创、泰美克科技、羽玺电子等企业在低空数字经济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产业链上的重要力量。
产业赋能:
拓展应用场景“新空间”
巴中低空经济推进较早,2018年成功实施全省首例跨区域直升机医疗救援,2019年龙昊集团在巴开展飞行培训、累计培养400余名飞行员,景区直升机观光和体验飞行已累计开展上千架次;成功举办2024年“CADC”赛事。
近年来,巴中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城市治理、农林作业、航空运动、无人机表演等新业态蓬勃兴起。2024年12月,全国工业无人机领军企业纵横股份落地巴中。仅仅一个月后,首台“巴中造”纵横无人机及无人值守系统正式下线,实现了巴中在低空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高度智能化的系统,可实现自主充电、自主起降、自主飞行,产品销往重庆、新疆、浙江等地。
应用场景创新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

2025年“走近巴中低空经济”暨场景应用科普活动。(图据巴中发展集团)
今年4月,一场“走近巴中低空经济”暨场景应用科普活动备受关注:一架搭载着新鲜“云雾茶叶”的无人机从巴州区枣林镇的茶园起飞,仅用9分钟便送至巴中城区的巴人广场,比地面交通快了7倍,能源成本不到2度电。

无人机“快递”的茶叶抵达目的地。(图据巴中发展集团)
在巴中市低空运行指挥中心里,工程师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发布指令,只需短短几十秒,十多公里外的无人机便可从自动机库中缓缓升空,飞往目标地执行任务。

工作人员操作应急救援类无人机。(图据巴中市应急管理局)
当前,巴中正以政务场景应用为牵引,积极打造低空数字经济,并作为巴中低空经济的主引擎,交通管控、农林作业、环境监测、项目监管、预警处突、遥感测绘、城市治理、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公共应用场景即将迎来巨大变革。
在各地的低空经济“竞速赛”中,巴中可能不是起点最高的,但其全面布局、系统推进的策略,正在加速拓展应用场景“新空间”,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
来源:
原文链接: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from=web&eid=h0X6QAGUaOKH90qSdq8Jkw==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