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交控科技:上半年净利同比翻倍,低空经济等多元布局构建新成长极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09月03日 13:02:4970
交控科技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极为亮眼,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8.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09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43.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896.46万元,同比增长792.46%,展现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同时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1.15个百分点,扣非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上升1.34个百分点,综合反映出公司盈利质量显著增强,整体...
交控科技上半年净利同比翻倍相关图片(1)

交控科技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极为亮眼,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8.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09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43.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896.46万元,同比增长792.46%,展现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同时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1.15个百分点,扣非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上升1.34个百分点,综合反映出公司盈利质量显著增强,整体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这一卓越成绩得益于公司高效的经营策略、精准的项目管理以及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上半年部分项目进入集中交付阶段,推动收入稳步增长;高毛利率项目集中交付、产品结构优化等,共同带动利润水平显著提升。公司始终秉持“保障行车安全每一米、降低运营成本每一分、节省乘客出行每一秒、提升用户体验每一天”的使命,坚持“客户至上、持续创新、安全为本”的价值观,通过科学调度与资源整合,实现经营效率全面提高,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的龙头地位。

中国城轨信号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领军者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技术为核心,专注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及总承包服务,并积极拓展维保与相关技术服务。公司产品线覆盖基础CBTC、I-CBTC、FAO、PB-TACS等多种制式,并延伸至城轨云和智能运维系统,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铁路、重载铁路及市域轨道等多个领域,满足新建线路、既有线改造和运营维护等多样化需求。

公司坚持覆盖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经营理念,从项目规划阶段的新技术推广,到建设阶段的质量保障,再到运营阶段的效率提升与维保阶段的托管服务,持续推动从传统设备集成商向为全生命周期提供管家式服务的轨道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业务已覆盖全国32个城市,累计承担72条线路超2900公里的信号系统项目建设,展现出广泛的市场覆盖与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上半年,公司成功助力太原1号线、宁波4号线延伸线、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等3条线路高水平开通,其余项目也稳步推进,共有11个项目累计获得业主嘉奖和表扬达14项,体现出卓越的工程执行能力与高客户满意度。

上半年新签合同额达9.31亿元

在手订单超70亿,公司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在市场拓展方面,交控科技展现出卓越的战略视野与执行力,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报告期内完成新签合同总额9.31亿元,其中核心信号系统工程项目贡献7.05亿元,业绩扎实、结构健康。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新增中标信号系统项目4.01亿元,在手订单储备高达70.08亿元(不含税),充沛订单为公司持续高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公司以场景应用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政务一体化、轨道、高速、边境边防、湿地、河道六大领域,提供“AI+运营服务”,并成功在全国多省份落地。上半年中标3个低空业务项目,新签合同金额1172.50万元。其中,东莞地铁1号线基于无人机巡检的地保系统综合管理项目,标志着公司在“低空+轨道”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进一步强化了在新兴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研发管理与产品安全达世界级水平

公司全栈信号系统获多项权威认证

技术方面,公司拥有功能完备、性能领先的信号系统产品体系,包括I-CBTC、FAO及新一代PB-TACS系统。以自主CBTC技术为核心,公司持续推动技术迭代与工程实践,并将应用范围从城市轨道交通,逐步扩展至重载铁路和既有线路改造市场。同时公司致力于新一代安全计算机平台(包括车载及地面设备)及适应湿轨环境的列车控制系统的研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持续完善控制系统与基础设备的功能与性能。通过整合城轨云与智能运维系统,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业务系统协同和运维全过程智能化,显著提升列车运行效率与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

在产品认证方面,公司依托与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的紧密合作,以标准化评估为基础,全面保障信号系统的功能安全与可靠性。其全电子联锁子系统(互联互通型)成功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CURC),符合CBTC互联互通系列规范标准,体现出显著的技术先进性与兼容性,为城轨互联互通运营提供了坚实支撑。此外,公司还完成了基于感知的车车通信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及功能优化,并获得SIL4级大系统产品安全认证证书,证明PB-TACS系统在安全与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抢占第五代信号系统市场竞争奠定关键基础。2025年5月,公司成功取得CMMI Maturity Level 3认证,建立了覆盖19个核心领域的组织级标准化流程,进一步提升了研发效能与国际竞争力。

在研发体系建设方面,公司现拥有6个国家级平台、8个省部级平台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同牵头组建了“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融合5G、AICDE等新技术,提供全场景的轨道交通验证环境,支撑智慧轨道科技产品的全周期研发。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申请专利43项,获授权52项,累计授权专利达1295项,其中包括海外专利39项。同期,公司牵头发布团体标准1项、参与2项,多个项目获得科技奖励,包括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北京市轨道交通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2025年7月,公司再次获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体现了持续的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AI引领下一代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

公司产品线与研发成果实现全面升级

在研发与成果转化方面,公司除持续升级I-CBTC和FAO系统外,还积极推进PB-TACS、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AVCOS)等新方向的研发与工程化落地。其中,PB-TACS的首条工程线路——太原1号线已于2025年2月开通,成都30号线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同时,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AVCOS)已完成产品原型研制和保定试车线全部调试任务,实现了机械编组与虚拟编组的关键技术深化与性能提升,并已取得产品认证授权。当前,该系统正依托北京19号线,利用新增车辆进行现场运行验证,进一步优化列车控制同步性与系统可靠性。

在智能调度领域,公司突破运行图自动编制与动态调整技术,开发出具备辅助决策和动态调整功能的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已在北京19号线投用。在报告期内,完成智能行车调度系统产品更新迭代,该系统支持全线或单车延长运营、临客加开等多种场景的运行图实时调整与电子调度命令自动生成与下发,实现了13个场景下的运行图在线动态调整,显著提升了调度效率与响应能力。

在运营安全与适应能力方面,公司针对湿滑轨面等复杂环境,研制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湿润状态检测装备,利用AI识别轨道表面状态,增强雨雪等天气中的风险应对能力,该设备正在昌平线试验验证。此外,公司还开发了全网道岔智能分析系统,通过多维度数据与AI算法实现故障诊断与异常检测,提升运维能力。在重大系统攻关方面,重载移动闭塞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自2024年9月起连续试验10个月,于2025年4月通过第三方安全评估,计划于当年下半年在朔黄铁路正式运行,标志着公司在重载铁路信号控制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构建“1+1+N”智慧低空管理体系

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公司依托轨道交通技术积累,积极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构建以“1+1+N”为架构的低空空域管理服务平台和应用服务平台,集成空域管理、“机管所”及多个低空应用运营平台。关键技术包括多智能体低延迟消息传输服务集群、空域剖分与数字孪生、多源态势感知等。其中,空域管理平台在全国首次引入双标准独立评估,获得IEC61508功能安全标准SIL2等级及空中交通管理AL3认证。

在AI应用方面,公司涵盖智能识别与告警等核心技术,开发出适用于多种场景的目标识别算法,可对图像进行智能分析,生成包含位置信息、报警等级与类型的详细告警,并自动联动生成处理工单。这一机制实现了从事件识别到任务落实的闭环管理,显著提升了安全水平与运营效率。

在无人机封闭空间应用方面,公司结合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器,研制出适用于地铁隧道的高精度SLAM算法,能够在无GNSS信号的环境中实现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还开发出智能避障算法,有效支持封闭空间及弱光环境下的可靠避障。此外,2025年上半年启动的丰台区重点实验室项目——《低空空域智能管控及安全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旨在攻关低空经济中的空域高效运行和“低空+”集成场景等关键问题,提升低空空域的韧性运行能力。通过研发高精度虚实映射的空域数字化建模与分析技术、复杂融合运行的数字飞行规则与实时飞行冲突动态探测预警与避让技术,以及面向低空运行风险的安全保障与及时安全管理等关键技术,推动低空经济的协同发展。

未来,交控科技将持续深耕轨道交通智能化,加速推进下一代信号系统及“低空+”创新应用的研发与落地,强化全国及海外市场布局。可以说公司正以创新为引擎,以安全高效为核心,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交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构建绿色、智能的未来出行体系创造长期价值。


来源:
原文链接:https://static.weeklyonstock.com/25/0903/zbf130249.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7484.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