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国人首次在非洲之巅完成滑翔伞飞行背后:狂风、迫降、多次失败,队员间失联5小时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09月02日 23:45:1930
继在2023年攀登亚洲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8000米海拔处滑翔起飞后,中国探险家李生涛(木子)再次登上了非洲最高峰。坦桑尼亚当地时间2025年8月27日,他与中国滑翔伞国家队主教练元林朝,先后从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海拔5895米)起飞,完成了中国人首次在该地的滑翔飞行挑战。他们都事先取得了坦桑尼亚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的滑翔伞飞行许可证。与珠峰的极寒和缺氧不同,非洲之巅用另一种方式考验着这支中国团队。...

继在2023年攀登亚洲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8000米海拔处滑翔起飞后,中国探险家李生涛(木子)再次登上了非洲最高峰。

坦桑尼亚当地时间2025年8月27日,他与中国滑翔伞国家队主教练元林朝,先后从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海拔5895米)起飞,完成了中国人首次在该地的滑翔飞行挑战。他们都事先取得了坦桑尼亚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的滑翔伞飞行许可证。

与珠峰的极寒和缺氧不同,非洲之巅用另一种方式考验着这支中国团队。9月2日,李生涛和元林朝向红星新闻记者分享了此次挑战背后的惊险全程。在最终成功之前,他们克服了多次意外和挑战:因狂风放弃顶峰起飞、在沙土中两次尝试失败、首飞后惊险迫降、队员间长达5小时失联和焦灼等待。

【狂风阻碍】

从清晨等到下午未获起飞机会

不得不撤回大本营,次日再战

第一个意外发生在海拔5895米。

坦桑尼亚时间2025年8月26日清晨5时30分,日出即将让雪顶染上颜色,李生涛、元林朝和女队员程心宇三人站在了非洲的最高点——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之巅,但三人心中却没有太多喜悦。

风太大了。

中国人首次在非洲之巅完成滑翔伞飞行背后狂风相关图片(1)

李生涛在登山途中

乞力马扎罗是李生涛“7大洲最高峰攀登滑翔计划”的第二站,他希望能从顶峰直接起飞,但山顶的狂风不止,这并非理想的飞行窗口。三人团队在严寒中从清晨等到下午,没有等到起飞的窗口期。

“面对可飞可不飞的天气条件,选择不飞。”这是团队前一天在山下会议定下的安全原则。最后,他们只能启动B计划:放弃顶峰,下撤回大本营,次日再登山,再发起挑战。

中国人首次在非洲之巅完成滑翔伞飞行背后狂风相关图片(2)

李生涛(右)、元林朝(左)和程心宇(中)登顶非洲最高峰

【尝试起飞】

两人三次努力都失败

有人起飞后仅十几分钟就迫降

第二天(8月27日),天气稍有好转。团队再次登山,横切式穿行了一段山路,在东侧山坡找到一个起飞场。但这地方并不全然理想,李生涛形容它为“窝风区”,气流紊乱,像个陷阱。地面也不是雪坡,而是一片布满沙土的斜坡。

作为团队中飞行经验最丰富的“定心针”,中国滑翔伞国家队主教练元林朝决定第一个起飞,为团队测试飞行条件。他经验丰富,但非洲的风似乎并不轻易给予人类机会。起飞后仅仅十几分钟,因为没能找到上升气流,他被迫降落在起飞场下方600米落差的一个凹地里。那里地势平坦,意味着他失去了二次起飞的可能,只能靠双脚走出来。程心宇在和李生涛商议后,迅速跑下山去帮助元林朝。

压力来到了李生涛这边。他一边用对讲机和元林朝沟通,一边铺开伞等待着起飞时机。沙土灌进鞋里,也打在脸上,第一次,失败。涡风导致伞没能稳定地上头,李生涛被拖倒在地,他抖掉伞衣上的沙土,整理好伞绳,再来。第二次,还是失败。

“全身是土,伞具被弄得很脏。”李生涛回忆道。多次失败,不仅消耗体力,更考验着意志。队友已经迫降,自己也两次起飞失败,整个计划似乎正滑向失败的边缘。

中国人首次在非洲之巅完成滑翔伞飞行背后狂风相关图片(3)

李生涛凝视乞力马扎罗峰

【成功飞跃】

穿过云层,滑翔了15公里

俯瞰非洲大地,部分紧张化为震撼

当天的13时45分,李生涛发起了第三次冲击。

这一次,他成功了。双脚离开非洲大地,巨大的乞力马扎罗雪山就在他身后,但危险并未过去。

“起飞后还是紧绷着的,因为气流很弱,起飞的高度不足以跨出山体,所以一直贴着地面寻找上升气流,错过一个气流也许就沉了。”李生涛向红星新闻记者回忆道。

那是一段有风险的低空飞行。他的滑翔伞几乎是擦着山坡的轮廓在寻找机会,任何一个错误的判断,都可能导致他“沉”下去。

几分钟后,李生涛终于抓住了一股气流,高度开始攀升。他一头扎进云里,四周变成一片纯白,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脸上变得湿润”。十几分钟后,他穿云而出。

那一刻,部分的紧张化为了震撼。在天空中,他飞跃非洲之巅,滑翔了15公里,“看到无比开阔的非洲大地,一片绿色,看到很多村庄,远处是肯尼亚。”

中国人首次在非洲之巅完成滑翔伞飞行背后狂风相关图片(4)

李生涛飞跃乞力马扎罗

中国人首次在非洲之巅完成滑翔伞飞行背后狂风相关图片(5)

起飞时,李生涛贴着地面寻找气流,穿过云层后俯瞰非洲大地

【等待队友】

失联五小时后,对讲机里传来声音

两人当晚回酒店后跳进游泳池庆祝

15时03分,经过1小时18分钟的飞行,李生涛精准降落在预定的着陆点。他拿起对讲机,呼叫元林朝,没有回应。他知道元林朝需要徒步爬回起飞点再次尝试,但他不知道那边情况如何,元林朝到底有没有机会飞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李生涛回忆道:“我一直很着急他有没有起飞,降落后也一直用对讲机呼叫确认,但由于距离超出范围,没有得到消息。”

从李生涛落地到元林朝最终降落,中间隔了整整两个小时。如果算上第一次起飞失败到最终落地,元林朝独自在山里折腾了近五个小时。

直到17时10分,元林朝的身影终于出现在降落场上空,对讲机里也传来了让人安心的声音。

“能和李生涛一起去完成这次挑战,感觉特别棒,”元林朝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他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朋友,事无巨细,考虑问题非常细致。飞行当晚回到酒店后,我们两个人跳进游泳池庆祝,能一起来完成这次挑战太难得了。”

而团队的另一位成员程心宇,在复杂的风况和装备级别等几重考量下,做出了放弃飞行的艰难决定,徒步撤回山脚下。李生涛对此高度评价:“我非常欣慰她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像一个成熟的飞行员。她跟我学习滑翔伞刚刚2年,但以此看,成为合格的高山飞行员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人首次在非洲之巅完成滑翔伞飞行背后狂风相关图片(6)
元林朝手拿对讲机,飞行到降落点上空,落地后,与李生涛握手庆祝,当地人聚集在他们的周围,共同见证这一刻

【下个挑战】

“这个月要去攀登世界第八高峰”

终极梦想不只是“七大洲最高峰”

人类的探险之路常与风险相伴。据红星新闻2023年报道,在飞跃珠峰前,李生涛曾救援一名缺氧的外国攀登者。另有报道显示,在乞力马扎罗,2019年就曾有外国挑战者在此因滑翔伞未能打开而遇难。

当被问及这些已知风险时,李生涛回答:“对于事故,我更愿意分析它发生背后的原因。”这份面对风险的审慎,加上丰富的经验,是李生涛敢于挑战的底气。他表示,在珠峰的经历对他在心态、装备和气象判断上都有巨大帮助,让他变得“更从容,会去享受飞行的过程”。

相继完成亚洲最高峰、非洲最高峰的挑战后,李生涛心中已有了下一个挑战目标。“这个月我就要去攀登世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然后是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他的终极梦想,不只是“七大洲最高峰”,甚至还包括“14座8千米雪山”。

如今,李生涛已经创下多个纪录。他是首位在珠穆朗玛峰8000米高度完成单人滑翔伞飞行的亚洲人,也是首位在珠穆朗玛峰飞行滑翔伞的中国人,还是首位在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飞行滑翔伞的中国人。

“在登山滑翔这个领域,‘首个’的意义很重要,”李生涛说,“这些挑战会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探险力量。”

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

编辑 包程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中国人首次在非洲之巅完成滑翔伞飞行背后狂风相关图片(7)


来源:红星新闻
原文链接: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509/7ecde63d74f909c8b6bc62ae2a1bd1af.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7486.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