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锐
北京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云圣智能”)将无人机的“停机坪”设计成莲花形态,并命名为“宝莲灯全自动机场”。这座“宝莲灯”具备为云圣智能“圣”系列工业无人机全自动更换电池和传感器的功能,同时解决了无人机续航和机场建设的难题。
经济观察报记者曾在深圳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现场看到,上述无人机及宝莲灯全自动机场产品吸引了不少观展者驻足合影或咨询。据工作人员介绍,当工作状态下的无人机出现电量不足时,会主动飞往就近的“宝莲灯”,进行更换电池操作。每一座“宝莲灯”内配备4块电池和2个吊舱传感器,单块电池可支持无人机飞行约47分钟,无人机完成整个换电换传流程约需52秒。
9月10日,云圣智能方面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该公司包括上述产品在内的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正在加速落地到全国多个城市,主要服务于当地政府的城市治理工作。
云圣智能联合创始人朱胜利亦在近日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低空经济正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但真正的刚需市场才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他看来,刚需市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城市治理,二是工业巡检。尤其在工业巡检方面,无人机已经成为电网巡检的重要工具,这是行业“第一桶金”的方向。
此外,他亦谈及低空经济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云圣智能发展中的“四次革命”侧面展示低空经济行业探索的步伐。
以下为访谈内容。
“今年是低空经济真正启动的一年”
经济观察报:业内普遍认为去年是低空经济的元年,那么,你怎么看待今年低空经济的发展态势?
朱胜利:没错,2024年是低空经济的元年。我们看到,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资金方面等一系列的支持,全部都在为低空经济的发展铺路、做准备。
2025年,我认为是低空经济真正启动的一年,未来5到10年将是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也看到,当下行业里的各家公司齐头并进、百花齐放,都在积极打拼自己的“小天地”,追着“风”在跑。以云圣智能为例,我们正在发展的业务主要是关于城市治理的方向,是较早探索县域经济和低空经济结合在一起发展的企业。
今年2月,我们与福建省东山县政府合作启动了“东山县空地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项目”。这一项目也被认为是全国首个正式投入使用的县域低空综合治理标杆项目。
上述项目选用云圣智能“圣·宝莲灯”系列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构建起覆盖东山全县域的低空物联网络,能够实现空中巡查、语音喊话等功能,帮助东山县不同的政府部门拉通数据要素,实现数据共享。
经济观察报:云圣智能的无人机在“东山县空地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项目”中具体是如何作业的呢?
朱胜利:我们在这个项目中首期投放了36套“圣·宝莲灯”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并在两个月内建设完成,实现全县243.4平方公里全覆盖、网格化部署。
它们的工作体现在城管、住建、消防、环保、交通等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可以简单举两个例子。
其一,景区监测与管理,包括可实时监测特别是旅游旺季景区的人流、车流,以及各个景区景点的设施状态、环境变化,定期巡查危险区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游客安全;
其二,东山岛植被覆盖率高达94%,当地引入“圣·宝莲灯”系列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后,可以代替以往需要人工完成的大量环境分析、隐患排查工作,还可以为前线灭火提供信息支持。
四次迭代革命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当前低空经济发展还面临哪些难点?
朱胜利: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正在开辟全新蓝海,为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
我认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内涵在于“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首先,我们要完成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这类似地面交通中高速公路、国道以及飞机场等的建设,有了这些要素才能形成场景,解决电力巡检、应急救援、森林防火、公路巡检等场景刚需,从而真正赋能千行百业,实现商业价值的闭环,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例如,我们可能要花3年、5年、10年,甚至更长周期持续修建空中的“天路”,逐渐把空中的信息系统建立起来、不断更新。
至于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难点,我们的态度是主动探索、解决困难。我想可以通过云圣智能的“四次革命”来谈,这些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低空经济行业探索的步伐。
第一次革命是无人机的真正无人化。在2016年左右,大众熟悉的无人机还是需要飞手的,我们开始思考无人机真正的“无人化”。当时,我们认为主要的方向是解决人和电(续航)的问题。
以电力巡检为例,当时的无人机巡检需要巡线工人跋山涉水,自己充当飞手来控制无人机,而巡线工人平均年龄超过50岁,学习操作无人机相对困难。因此,我们认为让无人机彻底摆脱人工操作的限制是发展工业无人机的必要一步。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无人机“换电”模式,解决续航问题,让无人机拥有全天候巡检的能力。
第二次革命是“机、网、云一体化”的整套解决方案。我们不只是卖硬件、卖一架无人机,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确定发展方向是为客户提供“机、网、云一体化”的整套解决方案:工业无人机+全自动机场+四维智慧全息操作系统+物联网云平台。
第三次革命是“端、边、云一体化”。基于AI技术的发展,我们实现了“端、边、云”(通常指一种分层协同的现代计算架构,由终端设备层、边缘计算层和云端服务层构成)一体化。举例来说,在消防巡检场景中,无人机拍摄照片后,在端侧经过AI分析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只回传有效信息,例如火灾的大小、态势和周围环境等。这样一来,我们就大幅减轻了数据储存、处理的带宽压力。
第四次革命,则是云圣智能正在推进的工作,我们叫它“天罗地网”。我们希望,在0到500米这个低空范围,构建一个立体的物联网络,让云圣智能的无人机、全自动机场在这个空间能够实现网格化的部署。
我们希望,有一天推开窗能看到上百台无人机在有序飞行,他们都在一个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一网统管”。目前来说,我们的同行普遍都在建设自己的“网”,彼此之间是隔离的。整体发展的趋势会是先隔离后融合。
两大刚需市场
经济观察报:目前,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已经有较广泛的应用。云圣智能在哪些场景发展较为成熟或快速,未来市场前景如何?
朱胜利:目前,云圣智能在电力、新能源、消防应急、城市治理、林业、智慧文旅等行业都有布局。
同时,云圣智能已经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相当于专精特新里的“专精特新”。从这个角度来说,云圣智能的发展在行业里是比较领先的。
当前,低空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但真正的刚需市场才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我看来,刚需市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城市治理,二是工业巡检。
在城市治理方面,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我们期待实现“天地联动”、三维实景中国的建设。云圣智能目前在福建东山县、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地已经开启的无人机城市巡检工作可以作为样本。
在工业巡检方面,无人机已经成为电网巡检的重要工具,这是“第一桶金”的方向。同时,无人机应用在消防应急、林业等领域也正在快速发展。
在交通建设养护、交通事故处理方面,我们也看到对无人机的巨大需求。例如,在高速公路上,无人机可以快速到达事故现场,亦或进行远程指挥、疏导和拍照取证,提高事故处理效率。我们也确确实实看到、感受到,相关交通部门正在积极推动无人机在细分领域的应用。
所以,对于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我们充满期待、充满信心。
来源:张锐
原文链接:http://www.eeo.com.cn/2025/0911/752143.s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