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全球首个低空风洞落地龙华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09月12日 08:21:5330
引导风洞成为无人机的“气象考场”,图为无人机正在进行实飞测试。 陈建华 摄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吴禾昆)81台高功率风机同时轰鸣,空气裹挟能量模拟8级突风,一架四旋翼无人机在室内模拟飓风中剧烈摇晃,机翼载荷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曲线急速攀升……在位于龙华区丹霞路的深思实验室内,一座“超级实验室”——全球首个低空三维多物理场耦合引导风洞正在进行实飞测试。这座由电子科技大...

全球首个低空风洞落地龙华相关图片(1)

引导风洞成为无人机的“气象考场”,图为无人机正在进行实飞测试。 陈建华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吴禾昆)81台高功率风机同时轰鸣,空气裹挟能量模拟8级突风,一架四旋翼无人机在室内模拟飓风中剧烈摇晃,机翼载荷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曲线急速攀升……在位于龙华区丹霞路的深思实验室内,一座“超级实验室”——全球首个低空三维多物理场耦合引导风洞正在进行实飞测试。

这座由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思实验室研发建成的引导风洞,是全球首创的低空复杂环境模拟装置,也是全球首个面向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洞装置,被誉为低空飞行器的“气象考场”。它能够高精度复现城市峡谷风、热岛效应、下击暴流等极端天气场景,让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提前经历安全测验。

引导风洞的落成,填补了全球风洞设施在低空领域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在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率先实现技术突破。从科技创新到标准制定,以风洞为核心的科研平台,不仅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研发验证的“公共试验场”,更让龙华这片创新热土成为全国低空经济新赛道的“源头高地”,在全球低空经济版图上释放出更强的引领力和竞争力。

风洞试炼:打造无人机的“气象考场”

走进深思实验室的风洞测试区,宛如一个巨型“试炼场”。随着指令发出,风机矩阵迅速调整,数秒之内风速飙升至60米/秒,相当于17级飓风。在这个模拟装置中,无人机犹如一只被丢进风暴中心的小鸟,进行垂直起降、巡航、悬停等飞行姿态下的气动特性、飞控性能以及安全性能等测试。

过去的100多年里,从莱特兄弟造飞机,到波音、空客设计民航客机,风洞都是航空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安全验证设施。当前,全球已建成逾千座风洞,主要模拟单一方向气流,没有能够模拟低空真实复杂环境、专门用于研究新型低空飞行器的风洞设施。直到2024年9月,“全球首个”面向低空领域的风洞在龙华正式投用。

“传统飞机的活动区域多为平流层或开阔区域,流场较为简单;城市低空飞行器受地形、建筑物、植被、气温等多种因素影响,需面对对流层低空更加复杂的风场。”深思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对飞行器来说,挑战不只是“飞起来”,而是“飞得安全”。

深思实验室低空风洞研制团队研发的引导风洞装置,就是针对低空复杂的气流、气象和环境条件而设计。该装置目前已在复杂风场模拟技术、风机矩阵构建与控制策略技术、高功率密度风机设计与制造技术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让引导风洞成为低空飞行器严苛的“终极考场”。

与传统风洞生成单一方向气流不同,引导风洞由3组不同方向的风机矩阵和底部1组绕流风机组成,首次实现“X—Y—Z三向速度场”精准控制,风机响应时间缩短至2秒内,在风切变、突风/时变风、垂直流(热岛风场、下击暴流)、城市特殊风场四大类复杂风场模拟方面达到预期。

更重要的是,该引导风洞还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可以集成雨雪、积冰冻雨、湿热、高低温、太阳辐照等气象环境因素,实现城市低空环境全要素模拟。

“我们把极端风场搬进了实验室,让飞行器先过‘考试’再上天。”该负责人介绍,只有通过充分的地面实验,才能确保飞行器安全升空。自投用以来,引导风洞已为美团、广电计量、丰翼科技、深圳海关等提供小微型飞行器研发测试服务。

无论是海上作业、应急救援还是无人机表演,都可以在引导风洞中进行针对性测试,风洞的投入使用,成为低空企业研发的“加速器”。“过去只能依赖自然条件,如今利用引导风洞可以随时按需创造可控测试环境,极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深圳市多翼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晓丹感叹道。

数据为证:抢占低空标准制定高点

低空经济被视为继新能源汽车之后最具颠覆性的万亿级产业。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攀升至3.5万亿元。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支持密集释放。

当下,低空经济缺乏的已经不是飞行器和政策,而是行业“规则”,这决定了产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化基础。无论是中国的亿航,还是美国的Joby,目前适航审定大多依赖“临时条例”。如何界定飞行安全边界?什么样的气象条件下允许起降?都缺乏科学依据。

“在此背景下,建立通用的适航标准非常有必要。”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直言,标准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和科研来支撑,当全球都没有通用标准时,正是我国抢占制高点的最好机会。

龙华的引导风洞,不仅是模拟低空复杂环境的装置实验,更具有引领规则的战略眼光。它以一套“先发制人”的安全逻辑,从精准界定飞行器安全边界的角度出发,展现了其为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支撑的核心价值。

标准一旦被国际认可,就意味着话语权。在这一点上,龙华的风洞实验提供了先行条件。它让中国有望在低空经济的国际竞争中,从“追赶者”变为“规则制定者”。

“在加拿大,我看到技术因市场太小而搁浅;在中国,一个想法能迅速长成森林。当前国内各方面条件都在逐步完善,中国高科技发展已迈入工业4.0时代,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杨军表示。

目前,深思实验室在计划建设外舱直径65米、内舱直径45米的大型低空复杂环境模拟装置,可实现翼展达17米的大中型全尺寸新型低空飞行器以及无人机群的研究、验证、测试。据杨军介绍,这将是全球首个飞行器训练平台以及低空经济标准制定与验证平台,与已有的引导风洞共同形成低空飞行器研究测试的闭环。

厚植沃土:龙华下好低空经济先手棋

有人会问:为什么全球首个低空产业风洞装置能够落地龙华?答案写在龙华深厚的产业积累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背后。

科研突破需要环境支撑,产业跃迁需要生态滋养。近年来,龙华区不断加快低空经济先导区建设,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高地,产业基础与政策优势叠加,为引导风洞的落地提供了沃土。

2023年以来,龙华区围绕全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以建设低空经济先导区为目标,在产业引培、基础设施、场景应用等多个维度加快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成功跻身深圳第一梯队。

数据显示,龙华区目前共拥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445家,占全市23%,2025年上半年产值(营收)38亿元,同比增速14%。企业覆盖制造、飞行、保障和综合服务等诸多领域,产业链条完备度全市领先,龙华区工业级无人机应用产业集群获评2025年度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集群,拥有美团无人机、容祺、东方林、天鹰装备等一批特色中小企业。

目前,龙华已基本形成“1个通航机场+1个空铁联运示范点+N个公共服务起降点+X个企业商用起降设施”的低空基建体系。全区累计开通低空航线101条,占全市25%。低空物流场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能飞”,更要“会管”。龙华依托全域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和全域数据融合能力,发布政务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无人机飞行的数据汇聚、共享服务与安全管控。同时,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共建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推动空域规划研究和规则制定,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不仅有先行的航线网络、领先的行业企业,更有完备的产业链条、高能级的创新平台,正因为如此,全球首个引导风洞得以在龙华生根发芽,3个月内就向4家企业提供了抗风性测试服务,实现创新探索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

从无到有、从“0到1”,引导风洞走出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步。当风机轰鸣,飞行器在舱体里一次次经历飓风考验;当数据积累,标准逐渐成形,一个新的万亿级产业正被推向蓝天。

记者观察

抢先在标准上“立规矩” 掌握低空赛道国际话语权

无人机物流、空中的士、低空旅游、应急救援……迈入低空经济的蓝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正一一被重塑。但低空飞行器要真正走进日常生活,绕不开一个词:安全。没有安全和规则,就没有市场和未来,全球首个低空复杂环境模拟装置——引导风洞的落地,恰恰在这个关键节点补上了“短板”。

航空有共识——无风洞不飞行;龙华有新义——有“考场”才敢飞行。这座被称为低空飞行器“气象考场”的引导风洞,把原本“看天吃饭”的低空环境,转化为“看屏决策”的科技问题,给整个大湾区以及全国提供了低空飞行器研发验证的“公共试验场”。

在全球低空经济的赛场上,低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谁先飞”,更是“谁飞得稳、谁飞得久”。从底层的安全验证和标准抢占入手,龙华的“风洞路径”显得独具特色,展现了这座城市敢为人先的姿态。

当下,全球范围内尚无统一的低空适航标准,中美欧都处在探索阶段。谁先在标准上“立规矩”,谁就可能在这场万亿级赛道上掌握主导话语权。深思实验室的风洞装置,不只是科研成果,更是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托,意味着深圳有机会在标准制定上,从“追随者”转向“引领者”。

全球首个引导风洞落地龙华,不仅是一项科研成果,更是一座城区的雄心和新质生产力的未来。


来源:
原文链接:http://t.ynet.cn/h5/37232659.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7911.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