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在武汉开幕。开幕式以“人民母亲河、生态长江、文化长江、开放长江、长江新时代”为主题,打造文化与科技交融的沉浸式体验。9月11日晚,九派新闻记者探班开幕式彩排现场。
开幕式在武汉汉口江滩三阳广场举行,涵盖民歌演唱、编钟交响、情景舞蹈、世界大河名曲联唱等文艺演出。依托壮观的自然江景,现场搭建了临江水舞台,两岸楼宇灯光秀和无人机编队表演,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视听盛宴。
9月12日的武汉江边,有哪些精彩值得关注?

无人机表演。图/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
其一,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将启用4000架无人机,创历届规模之最。
在长江大桥与长江二桥之间的江面上空,无人机将在夜空中呈现壮观的立体视觉效果。
其二,“数智编钟”亮相。
演出现场将由武汉音乐学院开发的“数智编钟”亮相,全方位还原古代编钟演奏的真实场景,实现传统礼乐文化与现代数字科技的跨时空对话。
这款编钟一比一复刻曾侯乙编钟,融合力反馈体感技术、高精度3D建模等科技,演员看似在敲击屏幕上的虚拟编钟,却能发出悠扬的乐声。

演员在表演。图/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
其三,舞台设计灵动秀美,演员可乘船上台。
“天地为景、江水为韵”,开幕式依托自然江景搭建临江水舞台。流线型舞台与两岸灯光秀交相辉映,对岸楼宇的灯光投射于舞台,夜空中光线穿梭飞舞,氛围梦幻又浪漫。
舞台前方半圆形区域左右布置数只造型各异的船只,可载演出人员登场。
此外,舞台视觉还引入裸眼3D技术,雪域牦牛、竹林熊猫、湿地麋鹿等长江流域珍稀动物也将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梦幻水景舞台。图/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
其四,从长江到世界,唱响“大河交响曲”。
演出《长江四季》中,民族乐器与西方乐器完美交融。采用与原套曾侯乙编钟同比例复制的演奏编钟,结合鹰笛等长江流域多民族乐器,以及扬琴、琵琶等传统民乐,与交响乐队共同奏响长江四季的变幻。
竹笛演奏家石磊介绍,该曲目从听觉上展现长江一年四季的美。他来自四川,同属长江流域,认为在武汉演奏这一曲目意义非凡。
一位参与演出的舞蹈演员表示,她负责“夏”篇章,服装采用红色象征长江之夏的热烈。作为武汉人,能参演此次演出倍感荣幸,希望观众能通过表演感受到长江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也体现了世界文明的交流。来自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将联袂唱响“大河交响曲”,展现多元文化的交融。
除了以上内容,更多文化底蕴深厚的演出也将上演:长江流域民歌联唱、舞蹈《楚辞·九章》、用楚腔楚韵演唱的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荆楚风情创演秀《激情“神武峡”》等,共同展现长江的风景之美、艺术之光与人文之盛。
你会在江边或直播间观看开幕式吗?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将共同领略这一场精彩!
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 余兆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