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远
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下月在沪全球首秀
“会飞的足球”点燃孩子激情
11月15日至18日,2025年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将在上海体育馆全球首秀。
2025年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作为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FAI)官方认证的A类赛事,是上海时隔31年再次承办的国际航联旗下单项最高级别赛事。该运动巧妙地将无人机技术与传统足球运动相结合,参赛者通过操控经过特殊设计的无人机,以实时5V5或3V3团队对抗赛的形式展示航空模型的精确飞行,以及体育竞技中的团队精神和配合战术,是一项极具时尚感和观赏性的体育项目。
昨天在上海市科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举行的测试赛已经把“飞行+对抗”的氛围提前点燃。对很多家庭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像一堂把孩子从书桌“带上天空”的实践课。
为什么孩子“上头”
据介绍,本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设置F9A—A与F9A—B两个组别,全部在室内笼式场地进行。每队同时上场5名飞手,其中1人为“攻手”,只有攻手操控无人机球完整穿过对方球门环才计分。比赛为三局制,每局3分钟,先胜两局者获胜;先打小组赛再进行淘汰赛,若打平则点球,必要时加时以“金球”定胜负。器材为带球形保护框的电动无人机球,A组直径约40厘米且不超过1.2千克,B组直径约20厘米且不超过300克,场上以红、蓝两色区分对阵,观赛辨识度高。
无人机足球好玩吗?在测试赛上,小选手们给出了答案:像飞一样自由,和队友并肩作战,赢下来的那一刻很有荣誉感。有人说自己最喜欢比赛,也喜欢自己修飞机;有人说坚持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在这里交到了朋友,还练出了更稳的心态。
上海市科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徐志刚介绍,这个项目深受全球青少年欢迎,在国内也是“孩子们更能打”。球形保护壳让训练时撞击、坠地也不令人心疼,规则清晰、对抗紧凑,孩子既要盯着飞行姿态,又要在对讲机耳麦里喊战术,专注力、抗压力和协作力被一并“点满”。
好上手、花费可控
这项运动的入门并不难。学校的航模社团和社会俱乐部都开有课程,从起飞、定点到简单对抗,一步步往上走。设备耐用,场地要求不高,家庭很容易找到正规场馆先体验再决定要不要深入。
而安全感则来自规范。室内合规场地、专业裁判与安全员是标配,孩子戴好护具,听从场内指引,家长掌握基本无人机管理常识,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花费方面也很友好。主办方将推出单人票和亲子票,赛事也纳入本市体育消费券范围,家庭走进场馆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与其说是“花一笔钱看比赛”,不如说是投资一段亲子共创的科创时光。
这项新运动,也踩在城市的节拍点上。上海正在系统性推动低空经济的设施、企业与应用场景建设,提出到2027年形成覆盖研发、制造、适航、运营的全链条布局,拓展“低空文旅、智慧城市”等百余应用场景。体育赛事与科普活动,正是这些应用的天然展示窗口。
另一方面,上海把“国际一流体育赛事之都”作为明确目标,通过引进与自办相结合的顶级赛事,带动文旅商体展融合与城市品牌塑造,城市的办赛生态与产业链条不断成熟,为新兴科技体育提供了现成的舞台与运营土壤。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姚勤毅)
来源:严远
原文链接:http://sh.people.com.cn/n2/2025/1009/c350122-41374944.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