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机表演“龙凤呈祥”
国庆前,甘肃科技馆上空,2000架无人机同步升空,以天为幕,以光为笔,接连变幻出“飞天起舞”“蛟龙入海”“火箭腾飞”等震撼图案,为兰州市民带来了一场极致的视觉盛宴,也将金城的夜空装点得璀璨夺目。这场惊艳全城的表演是如何诞生的?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技术挑战与故事?近日,记者专访了这场灯光秀的承办方——四川启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兰州分公司负责人阮新泉,为您揭开无人机表演背后的奥秘。
源于甘肃 展现科技与人文
谈及当晚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图案,阮新泉表示,创意的源头并非他们。“我们是承办方,主办方是甘肃科技馆。表演的图案主要取决于主办方的需求,深度融合了甘肃省内航空航天科技展的元素和独特的人文内容。”他解释道,他们的团队负责将主办方提供的创意构想,通过精密的编程,转化为无人机能够执行的飞行指令,最终在夜空中完美呈现。
当被问及哪些图案的操作难度最大时,阮新泉自信地笑了:“对于我们来说,没有特别难的图案。所有的挑战都在前期编程阶段解决。”他进一步阐述,如果甲方提供的图案过于复杂,超出了既定无人机架次所能承载的极限,他们会积极与对方沟通协调,对图案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在现有条件下达到最佳效果。
而这背后,是庞大而细致的编程工作。阮新泉透露,编程分为“点图”和“编程”两个关键步骤。“点图”就像是给一幅巨画打上网格,需要精确确定每一架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和动作轨迹;随后,技术人员再将点图结果转化为每架无人机的飞行指令。“每一架飞机都有唯一的编号,编程时就是按编号进行精确控制,确保空中画面分毫不差。”像“龙凤呈祥”这样的复杂图案,从接到素材到最终编程成型,一个五、六人的技术团队至少需要10天才能完成。
多部门协作 为表演保驾护航
尽管技术成熟,但无人机表演依然有一个无法完全掌控的“天敌”——自然环境,尤其是天气。“表演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阮新泉说,“特别是在起飞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大风或恶劣天气,会严重影响表演效果甚至安全。”不过,一般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次我们团队在贵州表演,突降暴雨,导致几架无人机失控坠落。“那是不可抗力,我们最终和甲方沟通后没有重新表演,因为成本太高了。”所幸,这类情况极少发生。公司在全国已成功执行超过1000场表演,依靠的是表演前缜密的天气预测和应急预案。“我们绝不会在恶劣天气下强行表演。”阮新泉强调。
为了保证一场大型无人机表演的万无一失,需要考虑的因素远不止技术层面。阮新泉介绍,前期团队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同时,必须协调当地公安、交警等部门,确保表演区域周边的交通秩序与治安稳定;此外,应急救援、消防设施等安全措施也需提前部署到位。表演前,团队通常还会进行一次实地演练,主要测试信号稳定性,排查潜在的干扰源,确保正式表演时通信畅通无阻。
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对于无人机表演的市场前景,阮新泉极度看好。“随着国家大力推广低空经济,无人机表演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泛。”他说,在文旅宣传方面,无人机表演能瞬间吸引大量关注,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是一种效果极佳的“天空广告”。“它能在无形中带动周边商圈消费、停车场收入等,对地方经济的宣传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阮新泉从事无人机表演已有7年。“当时看到国家开始大力推广低空经济,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新赛道,提前进入才能占据市场先机。”从最初的摸索到如今分公司业务遍布全国,他正是中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亲历者与参与者。
刚刚过去的国庆期间,阮新泉和他的团队档期排得很满,40多场无人机表演秀绽放在全国多地上空。国庆前在金城上空翩跹起舞的光影,不仅是科技与艺术的美妙融合,更是一位行业先行者与他的团队用智慧与汗水,为这座城市描绘出的最浪漫的图画。
兰州晚报记者 华晓婧 文/图
(兰州晚报)
来源:
原文链接:http://t.ynet.cn/h5/37339810.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