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镇江的“低空经济”又火了!从“云端俯瞰镇江”文旅新体验,到无人机“江上外卖”热食直达的暖心服务,这座城市正以“天空为画布”,描绘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低空文旅:300米高空解锁城市“隐藏视角”
既能眺望层峦叠嶂的十里长山,又能欣赏壮阔奔腾的长江,往远处还能看到润扬大桥对面的扬州……这个假期,位于镇江的长山国际航空飞行营地成了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作为国家航空飞行营地,这里每日预约飞行的游客超百人,300米高空的滑翔伞体验让人们以全新视角拥抱镇江山水。
夕阳西下时,十里长山的落日与长江的波光交相辉映。这样的“空中盛宴”并非偶然。近年来,镇江已建成通用机场、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航天产业园等项目,成为江苏重要的航空制造产业基地、航空产学研用转化基地和航空高级复合型人才培育基地。在此基础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镇江稳妥有序持续推进“空中看镇江”飞行线路、滑翔伞赛事、无人机编队表演等文旅项目落地,目前已开通5条空中旅游线路,举办6场无人机赛事。天空,正成为镇江文旅发展的“新赛道”。

低空经济
低空体育:“天空赛场”点燃城市激情
9月20日晚,“苏超”镇江队主场比赛收官之战,市体育会展中心的灯光为两种足球闪耀!除了“苏超”绿茵足球比赛,无人机足球表演同样成为全场焦点——搭载传感器的小型无人机化身“空中球员”,时而疾驰、时而悬停,在一番“闪转腾挪”之后,倏然穿过球门。顷刻间,全场欢呼雷动。
作为新兴竞技运动,无人机足球保留了传统足球的战术配合与竞技节奏,又将赛场从地面“搬”到了空中。以镇江市中小学生为主力的无人机战队,曾创下省内赛事冠军并包揽前三的佳绩,并将于10月14日代表江苏奔赴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无人机足球项目的赛场。
回顾2025年“苏超”镇江主场,体育会展中心上空频频上演飞翔盛宴,“低空”元素一次次刷新观众体验,展现出体育赛事的别样的魅力:从飞机编队拉烟掠过,到滑翔伞盘旋助阵;从千架无人机编织光影矩阵,到热气球浪漫升空……这种“低空+体育”的创新融合,也使其成为本年度“苏超”最受瞩目的主场IP之一。

低空经济
低空物流:无人机“江上外卖”让船民吃上热乎饭
如果说低空文旅、低空体育是“诗与远方”,那低空物流则是“人间烟火”。这个国庆中秋“双节”,行至长江镇江段的船员们迎来了暖心升级:无人机“江上外卖”不仅能送日用品,还能把刚出锅的热菜、卤味“空降”到船头!
“以前上岸采购来回得半天,遇上天气不好只能吃方便食品,现在手机下单,热乎菜直接‘飞’过来!”船员朱正生的感慨道出了变化。自9月起,镇江交通产业集团在长江定易洲锚地推出热食配送服务,大疆FlyCart 30无人机悬挂保温餐箱,精准降落在货船甲板上。这背后,是镇江市低空产业融合基地的技术突破——从8月常态化配送日用品,到9月新增热食场景,从CAAC执照培训输送专业人才,到构建“载物、巡检、培训”三大应用生态,低空物流正从“技术验证”迈向“场景落地”。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绿色基因”:无人机电力驱动,单次配送成本比传统交通艇显著降低,还能减少约15公斤碳排放。这条“空中走廊”,既温暖了船民的胃,也为长江生态减了负。

低空经济
从“空中名片”到“产业生态”:
低空经济打开发展新维度
无论是文旅、体育,还是物流,都是镇江低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缩影。镇江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介绍,去年以来,镇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已稳妥有序布局“低空+文旅”“低空+体育”“低空+农业”“低空+巡检”等多个领域,落地无人机江河巡检、跨江大桥监测、公路网巡查、环境保护等应用场景,未来还将探索低空载人飞行、“三山+”低空特色文旅项目。
天空,不再是发展的边界,而是新的起点。镇江用“云端视角”展现了城市活力,也用“科技温度”诠释了民生关怀。这份“向上生长”的力量,正如无人机翱翔于长江上空,这座城市也正以低空经济为翼,飞向更广阔的未来。
通讯员 姚秀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