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近日,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示范验证机场迎来了首次验证飞行。这也是全国首个示范验证机场的首次验证飞行。

执行验证飞行的直升机
据了解,此次试飞航线连接了成都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与成都未来科技城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示范验证机场,是成都市首条东西向穿越龙泉山的低空通道,直线距离达40公里。此次试飞也是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下称“民航二所”)在制定了详尽的飞行方案和应急预案,与军民航管制部门多轮协调,并按程序严格审批后执行的飞行任务。

验证飞行过程中
负责本次验证试飞的民航二所工程技术团队在任务起降点完成了全方位飞行服务保障设备的部署:其航站楼二楼配备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系统、亿飞伴地面站、数字化远程塔台与VHF电台、气象自观测设备;直升机上搭载了便携式北斗多模机载终端和亿飞伴电子飞行包(EFB);起降点还部署了两套通航ADS-B地面站,构建起立体化的飞行保障网络。

本次验证飞行检验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可靠性与稳定性
试飞当天,在计划起飞前一小时天空飘起了细雨,但起降点能见度和云底高始终保持在飞行标准之上。上午9点30分,沃飞长空的橙红色阿古斯塔AW109型直升机准时从中国—欧洲中心楼顶起飞。起飞的同时,该飞行任务ID代码图标出现在民航二所北斗公司研发的“低空飞行运行保障系统”界面上,一条红色虚线清晰勾勒出它的航迹。直升机向东穿越龙泉山脉,直奔示范验证机场。
9点42分,伴随着由远及近的轰鸣声,“来了!来了!”现场响起阵阵欢呼。全程仅用12分钟,直升机便稳稳降落在指定起降点,为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迎来了首位“空中访客”。10点整,直升机按计划安全返航。
本次验证飞行的圆满成功,不仅检验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在城市复杂环境和跨山区航线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更为民航飞行安全标准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此外,此次试飞还提升了低空飞行的可控性与可预测性,为构建更安全、更高效的低空飞行运行模式积累了重要经验。
作为民航科技未来的重要载体,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通过此次验证飞行,成功验证了从城市中心构建“空中走廊”的可行性,检验了示范验证机场基础设施的完备性,同时证明了民航二所技术装备在飞行服务保障中的可靠性。
据悉,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是中国民航局打造的战略级创新平台。示范区依托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一流、亚太领先的民航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验证基地,覆盖民航全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及全球先进的民航技术创新与重大装备研发中心。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图据成都高新区
编辑 张寻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来源:红星新闻
原文链接: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510/bae6db39bdec5a91f2217576cad996e0.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