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加快培育无人机领域高技能人才,10月17日,广州市“红棉匠才”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十一届产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项目决赛在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举办。来自全市的无人机技术精英,涵盖无人机研发设计、低空交通服务、电力巡检运维、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齐聚黄埔决赛现场,展开一场兼具专业性与挑战性的技能大比武。
作为推动无人机技术落地应用的重要赛事,本场竞赛严格按照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高级工标准,以无人机选型、装配、调试、检修与维护等技能为方向,设置“内场+外场”双比拼环节,全面考察参赛选手在无人机的整机装配、系统调试与故障检修、飞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实战能力。

在“内场”环节,参赛选手需要在135分钟内,从零开始,筛选零部件完成无人机整机装配,并完成无人机动力、控制、通信等系统的调试。此外,还需要在仅有15分钟内,完成一台“故障”无人机的检修。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纷纷有条不紊地挑零件、拧螺丝、焊线路、调系统……一旦发生“坠机”,则环节就计零分,另外,15分钟内完成系统调参、软硬件排障,堪称在心跳倒计时中,为无人机实施一场“微创手术”,极度考验技能水平。
比赛进入外场飞行环节,紧张激烈的氛围依旧不减。在8m×7m×5m的限定空域内,比赛设置了100g至500g不等的三类重量桶,需要选手们操控无人机抓取重量桶投到“投放区”,15分钟内投放的总重量越多,分数越高。
赛场上,螺旋桨的呼啸声与货桶坠落的撞击声此起彼伏,有的选手为求稳定,连续抓取轻量桶以确保基础得分,有的选手则果断选择重型货桶,试图以单次高分实现反超。一架架无人机正在参赛选手的精准操控下,精准完成抓取、运输、投放等动作,充分体现了参赛选手们的扎实技术功底与过硬心理素质。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一直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加快构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目前,该区已集聚低空经济产业上下游核心企业超50家,拥有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单项冠军企业和9家上市企业,覆盖研发设计与原材料、中游零部件制造与集成和下游应用与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全区2024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超145亿元。亿航通航获批全球首个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小鹏汇天全球首个大规模量产飞行汽车工厂已完成封顶,是全国最重要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之一。
该区还出台“低空经济十条”政策,从重大项目落户、基础设施、适航奖励等多维度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设立百亿级低空产业创投基金,规划建设5.2平方公里低空产业园,打造“智能航空器整机制造高地”与“低空经济科技创新高地”。在基础设施方面,建成A2类直升机场、5个起降点、17个自动值守机库,实现“一街镇一机库”全覆盖;应用场景拓展至5条观光航线、10条物流航线、402条城市治理航线,全国首批无人机配送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创新实践更成为行业标杆。
比赛主办方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成功举办全市首场低空经济领域产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充分发挥“以赛育才、以赛促产”的乘数效应,不仅搭建起技能人才展示风采的舞台,更形成强大示范引领,将不断激励广大青年才俊、能工巧匠踊跃投身广州低空经济领域,为广州低空经济蓄势腾飞夯实了人才技能根基,注入了澎湃的新质发展动能。
南方+记者 杜玮淦
【作者】 杜玮淦
广东人社头条
来源: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10/17/c11827287.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