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城区可骑行、可徒步、可露营,体验禅修康养、低空文旅、极限挑战等特色项目;
打通深港跨境生态廊道,谋划夜间自然观察乐园,与豹猫、赤腹松鼠等珍稀动植物不期而遇;
推进梧桐山南北侧上山道路改造,开通智慧云巴和市区直达巴士,实现“上山易、出行便”……
未来,深圳市中心将建成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超大号的中央公园”。

10月27日,记者从深圳“罗湖发布”大梧桐生态融合区专场上了解到,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罗湖区政府联合印发大梧桐生态融合区空间规划纲要。这片位于深圳市中心的“生态绿心”,是深圳市唯一一个以“生态”为主题的重点片区。根据纲要,罗湖将规划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重点提升区面积约7.7平方公里)建设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形成“山水园城,四区融合”的总体格局。
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形成“山水园城,四区融合”空间格局
纲要谋划的范围,南临香港新界山脉,北至罗湖区行政边界,东临盐田沙头角,西至布心山,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涵盖了全市唯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梧桐山及山下7.7平方公里重点提升区域,还有仙湖植物园、弘法寺、深圳水库等重要的自然人文景观。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区规划处处长严震宇用三句话概括未来的大梧桐生态融合区:一是“都会中超大号的中央公园”,二是“藏在风景中的科创文旅乐园”,三是“透在山谷里的理想宜居家园”。
根据纲要,未来的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将形成“山水园城,四区融合”的总体格局:
南侧以梧桐山风景区为主体,以自然游憩为基调,规划了三个片区:其中“山林保育观光区”依托梧桐山主峰,提供山林观光、郊野探险、动植物研学等生态体验;“环湖生态涵养区”围绕水库沿线公园及绿道等设施,突出滨湖游赏、健身娱乐、亲水空间等功能;“仙湖科教文旅区”依托仙湖植物园与弘法寺,营造佛禅文化、植物观赏等特色体验。
北侧规划了生态融合提升区,包括水岸休闲街区、生态科创街区、山麓文创街区“三街区”和茂林康养谷、花溪研学谷“两绿谷”。
“规划纲要强调在人与自然融合、城市与山海融合、深港生态融合三个层面进行片区的融合开发,实际上就是在要有限度、低烈度的开发利用下,发挥最大的生态价值转化。”中国新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董观志说。
建设梧桐山-红花岭深港生态廊道
打造面向市民开放的“生态博物馆”
发布会上同时介绍了大梧桐片区文旅发展的规划与蓝图。大梧桐生态融合区罗湖区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林海伟介绍,片区将打造成“四个地”:深圳户外运动目的地、湾区康养度假引领地、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地,以及新质文旅产业新高地。

在打造深圳户外运动目的地方面,将整合梧桐山、深圳水库、正坑水碧道、梧桐山河等山水资源,以及东湖公园、仙桐体育公园等周边6大公园,构建集山地运动、自然探索、水上运动于一体全业态的户外运动体系。
在建设湾区康养度假引领地方面,将建设野奢度假酒店群、打造高端精品民宿群、创建湾区级主题露营群、营建多元美食特色街区、创新禅修疗愈度假方式等。
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地方面,将申报国家植物园、构建深港生态廊道、擦亮毛棉杜鹃IP名片、谋划夜间自然观察乐园、推动仙湖植物园创建5A级景区、创办梧桐山自然教育研学体系等。
在培育新质文旅产业新高地方面,将重点发展会展旅游,配套影视表演、文创艺术、空中观光等特色项目,建设一个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质旅游消费场所。
值得关注的是,大梧桐生态融合区依托深圳梧桐山与香港红花岭“山同脉、水同源”的自然本底,是共建深港“生态特区”、塑造湾区“绿色心脏”的关键支点。
“片区将探索打通深圳梧桐山—香港红花岭之间的生态走廊,建立微型自然保护地,促进深港生态跨境合作共享,让更多珍稀动植物能在这里安家。未来市民在这里将有更多机会与豹猫、赤腹松鼠等明星动物不期而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区规划处处长严震宇说。
新增东部过境高速大望立交、龙过水立交
探索“小运量+无人驾驶+低空飞行”
为提升区域可达性,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已拓宽重建了长期以来唯一进出片区的大望桥,未来还将增加东部过境高速大望立交、龙过水立交等对外交通节点,整体实现“南进南出,北进北出,景城互联”的道路交通体系。
林海伟表示,本次规划在对外交通方面,短期内东部过境通道龙过水立交及衔接通道工程预计2027年2月完工,这将初步打通片区与城市快速路的连接瓶颈,并且规划在仙湖植物园北侧新增大望立交,未来将重点服务大望社区、北侧野奢度假区、仙湖植物园及弘法寺等重点区域。
在内部交通组织上,短期内已利用东部过境桥下空间新增198个车位并投入使用,同时梧桐春天立体停车库与P2停车场也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年底完工。秩序管理层面,东湖街道已同步开展僵尸车与违停专项整治,有效释放了道路资源。面向未来,罗湖将在两处关键节点规划2处交通转换中心,届时将新增约1200个车位。
此外,大梧桐生态融合区还将研究引入小运量、无人驾驶、低空飞行相结合的特色观光体验型公共交通体系,并且建设若干处便于游客停车换乘的交通中心,提供直达名胜区的旅游观光线,让大家上山下山不再难。目前,已开通梧桐山景区至北侧的低空飞行线路,欢迎市民朋友打卡体验。
不久的将来,一个“山水更可亲近、产业更有活力、社区更有温度”的大梧桐,将成为深圳最闪亮的生态名片之一。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林敏儿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刘嘉琳
来源:深圳大件事
原文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10271138097.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