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敦煌今天直接给出落地样本。10月28日,以“飞天揽敦煌,科技驰丝路”为主题的西北首条低空自驾旅游线路发布活动在甘肃敦煌举行,敦煌市人民政府和小鹏汇天(以下简称“汇天”)携手发布线路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飞行营地网络建设、陆空融合自驾路线拓展等多维度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加速敦煌低空经济产业的高质量集聚与发展。这是继2025年10月1日敦煌长途低空游航线启航后,当地在“低空+文旅”融合发展领域的又一关键布局。

活动现场,“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在西北地区完成了首次飞行及自动分离演示。其流畅的起降、稳定的飞行姿态和便捷的操作,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陆地航母”结合了自驾游+空游的功能,与敦煌的旅游模式高度适配,让“低空自驾飞游敦煌”从构想变得触手可及。据悉,“陆地航母”计划于2026年上市及交付,届时游客有望驾驶着飞行汽车,在敦煌飞行营地亲身感受“边开、边飞、边玩”的体验。
“一条线路”打通空陆 把壁画里的“飞天”变成游客日常
低空游览正从“观景工具”升级为“文化载体”,通过空中动线与叙事场景的结合,重塑游客对文化遗产的感知维度。未来,具备强IP属性的文化目的地将优先受益于低空旅游的内容赋能,实现从“在地游览”到“全域沉浸”的体验升级。作为专为飞行汽车等创新型产品规划的低空自驾旅游线路,该线路打破了传统的观光模式:线路从鸣沙山月牙泉起飞,经月牙泉小镇、光电博览园、阳关玉门关,最终落地雅丹世界地质公园;沿途同步建设五大专属飞行营地,15分钟航程串起原本3小时地面车程。2026年“陆地航母”批量交付后,游客可驾车驶出酒店地下车库,C照一路开到营地,一键切换飞行模式升空,30分钟内完成“大漠—清泉—雄关—雅丹”全景打卡,落地再驾车深入景区夜游露营——“边开、边飞、边玩”成为可复制的标准化体验。

“一架飞机”带火一群企业 200台订单锁定智造园区
活动中,汇天与杭州高直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甘肃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敦煌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敦煌飞天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敦煌空港经创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飞行营地合作意向书及首批200台飞行汽车采购协议。这五家公司在敦煌构建了从航空口岸基础、低空飞行运营到地面文旅服务的立体化低空文旅生态。此次多方合作,将深度融合多方资源,围绕低空自驾游线路共同构建飞行汽车营地生态及其专属保障体系。低空旅游是当前低空经济中最接近规模化商业落地的应用场景,其发展直接拉动航空器制造、运营服务、基础设施、数字平台等环节,形成“以场景促产业、以运营促技术”的良性发展路径,为低空经济从试点示范走向全面商业化提供关键推力。

“一张空域”集成多元场景 文化、旅游、体育一次打包
为保障线路运营,沿途首期将规划建设五个专属飞行营地,由飞行营地运营方围绕敦煌五大核心地点打造,首批飞行营地计划于2026年7月完成建设并试运营。未来,这一模式还计划向整个河西走廊区域复制推广,进一步释放低空旅游的巨大产业潜能,为区域经济培育全新增长极。
敦煌文旅资源富集,既有沙漠戈壁、雅丹地貌等自然景观,也有莫高窟、阳关、玉门关、汉长城等历史遗迹,是无数旅行者心驰神往的目的地。近年来,敦煌依托文旅资源优势,拓展“低空+旅游”“低空+文化”多元场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低空自驾游”提供条件和土壤。
当“低空经济”的风口来袭,谁能率先把“天空”变成“场景”,谁就能抢占文旅新业态的制高点。“低空+旅游”不仅是文旅业态的创新突破,更是低空经济与地方文旅资源深度融合的典型范例。敦煌低空自驾旅游线路的推出,为全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以一条低空自驾旅游线路为支点,撬动制造、运营、文化、体育、保障全链协同,为“低空+旅游”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未来,随着低空飞行器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旅游有望成为引领文旅消费升级、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力量。可以预见,随着更多eVTOL、飞行汽车驶入中国景区,“打飞的”不再是噱头,而是文旅消费的新标配。
来源:赖书香
原文链接:https://news.ycwb.com/ikinvjktib/content_53761156.ht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