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世宁)近日,芜湖至湖州载人短途航线成功试航。本次试航采用固定翼飞机,从芜湖市东方飞谷飞行营地起飞,经过50分钟飞行后,安全降落在湖州天子湖通用机场。近年来,芜湖市积极谋划建设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着力构建覆盖公共运输航空、短途载客运输、低空载人服务等多层次通航体系,加快构筑沪苏浙皖“长三角低空经济走廊”。根据规划,该航线试航验证完成后,芜湖还将逐步开通至德清莫干山机场、宁国青龙湾机场以及无锡丁蜀机场等短途运输航线。目前相关审批程序正在有序推进中。据介绍,未来航线开通,将有效增加低空...
记者从安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获悉,今年芜湖将开通两条低空航线,分别连接芜湖宣州机场至黄山屯溪机场、芜湖宣州机场至合肥肥东白龙机场。此次开通的两条低空航线由安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运营,采用轻型飞机执飞。其中,芜湖至黄山航线单程飞行时间约1小时,较传统陆路交通时间大大缩短,可快速串联黄山自然景观与芜湖都市文旅资源;芜湖至合肥肥东航线飞行时间约1小时30分钟,为两地人员流动提供新选择。两条航线初期计划每周六各安排一班往返,票价将根据市场动态调整。作为安徽省低空经济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芜湖积极布局低空产业,...
安徽省2025年度临时空域和航线使用方案于近日获批。根据批复文件,芜湖市获准使用5块临时空域、3条临时航线及14个机场(临时起降点),较2024年新增1块临时空域和8个临时起降点。该项审批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通用航空协调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获批空域可开展训练飞行、空中游览、航空应急等七类通航业务。其中惠生联圩—大龙湾空域、东汇港务—江心洲航线系首次纳入年度计划,标志着沿江区域新增低空应用场景,对“低空+文旅”“低空+物流”等业态形成政策支持。通航用户现可通过安徽省...
根据省发改委最新发布,安徽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启动,芜湖低空经济省未来产业先导区由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牵头筹建。该先导区以芜湖航空产业园为核心,重点发展低空装备制造、服务网络、场景实验等关键领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目标到2027年建成在全国形成引领趋势、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低空经济创新高地,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先导区已建成国内最完整的低空装备产业链,集聚近200家涵盖航空新材料、无人机、发动机等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园区实现通用飞机整机国产化制造,双发轻型通用飞...
闫怀强是芜湖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1号员工”,也是该公司总经理。目前,他已经举家搬迁至芜湖定居,成为“新芜湖人”。今年春节,在做客央视节目《中国米食大会》第二季第十期芜湖站时,他不仅对多道芜湖美食如数家珍,还向母亲推荐这些佳肴,希望她快速适应“芜湖新生活”。这位“新芜湖人”,其实到芜湖也没有几年。作为芜湖市“双招双引”引进的新一代航空器项目承载主体——芜湖联合飞机是联合飞机集团在芜湖成立的全资子公司。2021年年底,芜湖联合飞机落户于湾沚区的芜湖航产园,闫怀强也开始了与芜湖的“双向奔赴”,并逐渐...
2月18日,记者走进位于芜湖市湾沚区的芜湖航空产业园,随处可见各类大大小小的航空类企业。在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制造工厂,工人们正忙着组装飞机,机库内一架架崭新的通用飞机整装待发。低空经济是未来产业新赛道。芜湖市2013年就瞄准低空经济,建立了航空产业园,目前已集聚航空新材料、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通用航电、航空部附件等产业链企业近200家,涵盖研发、制造、维保、运营、培训、物流等全产业链,整机重点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达100%。“自2018年飞机量产以来,已经累计销售通用飞机超过10...
“12年前我们与芜湖牵手,在湾沚区打下了第一根桩。如今,中电科钻石飞机已经成为国内通用航空器研发、生产、维修以及应急救援等领域的领跑者,并带动了芜湖低空经济的快速崛起。”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飞机”)副总经理张梁对记者说。“前不久芜湖市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给我们更大的发展信心!”张梁说,去年芜湖市GDP迈过5000亿元大关,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企业作为芜湖的一份子也倍感振奋。会议提出坚持发展为要、干字当头,正说出了电科飞机趁势而上、翱翔蓝天的...
本报讯(记者 程中玉 田龙)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芜湖航空企业联合飞机有限公司的7架镭影Q20无人机在哈尔滨至亚布力高速主干线上扮演了“空中守护者”的角色,为赛事期间的高速交通安全提供了全天候、智能化保障。作为芜湖联合飞机的重要产品之一,镭影Q20无人机最大航程可达75公里,即便在-40℃的极寒环境下也能稳定作业。它们如同“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够迅速捕捉并识别道路积雪、车辆排队、交通事故等多种路面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指挥中心便能精准确定事件发生的具体位置,并迅速将信息传递给相关单位,实现...
近日,长江芜湖段三山港锚地的薄雾中,一场特殊的交付正在进行。苏淮货19286货船船主夏元梅通过手机小程序下单不到24小时,一架装载生活物资的无人机便精准悬停在船舷上方。随着绳索缓降,装着蔬菜、大米的包裹平稳落定,整个过程仅耗时2分钟。“现在补给物资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夏元梅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订单记录,除了粮油等必需品,系统后台显示颇受欢迎的还有芜湖红皮烤鸭、麻辣烫等特色美食。她的货船自1月起停泊待货,以往需要通过交通艇往返数小时完成的采购,如今通过“东汇智航”平台即可实现次日达。这个改变始于2...
安徽日报记者 阮孟玥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芜湖三山经开区新庄村的无人化智慧农场,绿油油的油菜长势喜人,但这里见不到田间管理者的身影,反而是一架架盘旋的无人机成为农场的主角。“这就是无人农场,这里的农作物从旋耕、播种到施肥、浇水,全部由无人驾驶设备完成。上个月收割的‘芜湖大米’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比全市平均产量还高些。”无人化智慧农场负责人王键告诉记者,依靠大数据和全自动化农机,作为一个种田“小白”,他从水稻种植到小麦、油菜,管理起600亩基地来毫不费力,而且每亩还能节省人力、农药等成本15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