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南京-镇江低空新航线试飞成功!打“飞的”40分钟,比驾车节省一半时间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10月29日 21:41:5190
10月29日上午11时,随着一架红色直升机从镇江西津渡凌空而起,经过约40分钟的飞行,稳稳降落在南京溧水柘塘服务区临时起降点,标志着宁镇两地在低空领域跨市协同保障机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流程细化空域管理、场地运维、应急处置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未来,通过“低空短驳+无人接驳”的方式,两地通勤时间大幅缩短,无论是商务出行和文旅观光,市民都有了更高效的出行选择。低空短驳+无人接驳通勤时间...

10月29日上午11时,随着一架红色直升机从镇江西津渡凌空而起,经过约40分钟的飞行,稳稳降落在南京溧水柘塘服务区临时起降点,标志着宁镇两地在低空领域跨市协同保障机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流程细化空域管理、场地运维、应急处置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未来,通过“低空短驳+无人接驳”的方式,两地通勤时间大幅缩短,无论是商务出行和文旅观光,市民都有了更高效的出行选择。

南京-镇江低空新航线试飞成功打“飞的”40分钟相关图片(1)

低空短驳+无人接驳

通勤时间减半

当天上午,记者就早早来到了位于南京溧水柘塘服务区附近的临时起降点,一架红色的直升机正缓缓降落。此次用于试飞的为空客AS350“小松鼠”直升机,分前后两排,可搭载两名飞行员和四名乘客,具备高效、灵活、舒适等特点。飞行员介绍,此次航线里程约98公里,飞行高度约300米,飞行时间仅40分钟,对比两地驾车需约90分钟,直接省下一半的时间。

“此次的试飞仍实行有人飞行,等待技术条件成熟后,将用无人机垂直起降设备来完成城市低空短途接驳。”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航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表示,此次试验飞行的核心目标是验证航线全流程测试,同步完成飞行数据、安全预留量及经济性数据的采集积累。也为eVTOL等新质生产力航空器探索试航路线,积累了重要的数据和经验。这些数据将为后续规划提供支撑,交通部门计划在禄口地区增设临时气象点,构建覆盖溧阳、扬州、镇江等都市圈城市的“空空联驳”网络,进一步强化禄口机场对都市圈内城市的辐射能力。

南京-镇江低空新航线试飞成功打“飞的”40分钟相关图片(2)

本次飞行的降落点溧水柘塘服务区,距离南京禄口机场车程仅约6分钟,是衔接空中与地面交通的关键节点。南京低空飞行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渊透露,根据规划,市交通集团将在此开通往返禄口机场的无人驾驶接驳服务。未来,都市圈旅客可采用“低空短驳+无人接驳”的组合出行模式,在溧水实现高效换乘,快速抵达机场枢纽。

南京已累计获批

起降场点298个、航线182条

这是南京开展试飞的第三条都市圈低空航线。2024年10月南京已开展禄口—溧阳、禄口—扬州短途接驳验证航线飞行,为都市圈低空交通航线探路。此次镇江—禄口航线的成功试飞,既是南京都市圈构建“空中走廊”、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也为短途通航商业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目前,南京已累计获批起降场点298个、航线182条,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已保障合规飞行近29万架次。随着通用机场布局持续完善,低空交通将进一步赋能多元出行场景,为区域交通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京也正以此次试飞为契机,加速低空交通网络建设。“十五五”期间,南京将进一步完善“直升机+无人车+大飞机”的多式联运模式,推动低空航线与禄口机场高铁、公路等地面交通无缝衔接,最终实现“下楼即飞、落地即转”的高品质低空出行服务。同时,南京计划通过低空航线串联长江文旅资源,打造“空中文旅长廊”,助力区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地开通短途接驳低空航线

性价比如何?

近年来,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区域,已陆续开通多条低空短途接驳航线,部分航线站点还提供了地面接驳服务,致力于打造“空中+地面”一体化的无缝出行体验。例如,苏州吴江区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航线,飞行时间约30分钟,配合10分钟的地面接驳,总耗时约40分钟,相较于高峰时段漫长的地面交通,节省了超过70%的时间。此外,“昆山—上海杨浦复兴岛”航线也已正式通航,单程仅需约20分钟,实现了跨城通勤的“点对点”快速抵达。该航线进一步延伸至上海浦东机场,形成了“昆山—杨浦复兴岛—浦东机场”的串联航线。

时间短了,那票价如何?根据公开信息,从南通崇川、海门至上海浦东的低空航线,单程费用均为698元;绍兴至浦东航线的单程票价为798元。对于有多城出行需求的旅客,覆盖上海浦东、嘉兴平湖、海宁及绍兴越城、柯桥的“长三角城际低空公交航线”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基础单程票为398元/人,多程联票最高为698元。连接广州琶洲与白云机场的低空航线预计单程票价在450至620元之间,为往返机场与市中心商务区的旅客提供了除地面交通外的极速新选项。

视频 笪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笪越

校对 陶善工


来源:
原文链接:https://wap.yzwb.net/wap/news/4831258.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10009.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