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
本报讯(记者 王官波)10月24日至26日,东北地区首次举办的国家级航空模型赛事“2025年全国航空模型邀请赛”在辽宁省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财湖机场)启幕。
这场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导,沈阳通用航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沈阳天道通用航空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承办,黑马通航(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航空运动和模型运动协会执行的赛事,以科技为笔、竞技为墨,在辽沈大地的蓝天上描绘低空经济发展的崭新画卷。
从“零”到“一”的跨越,藏着实力的沉淀。此次赛事落子法库,既是我国航空模型运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跨越、迈向均衡发展的里程碑,又是法库通航产业厚积薄发的生动注脚。作为东北通用航空与无人机产业的“领跑者”,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财湖机场)手握辽宁省惟一报告空域的“王牌”,2300平方公里的空域如广阔画布,智能运行服务体系似精准画笔,更有“有人机与无人机融合运行管理平台”这一“智慧大脑”坐镇,空域调度、气象预警、飞行监控等十余项功能无缝衔接,为赛事筑牢安全高效的“基石”,也让主、承办单位与执行单位的专业能力有了最佳的施展舞台。
2025年全国航空模型邀请赛设置遥控纸飞机绕标(P5M)、无线电遥控特技模型飞机(F3A,U18组)、战斗机巡航、战斗机着舰、无人机足球(200无刷组、空心杯组)五大核心竞赛项目,各项目规则严谨且特色鲜明,既考验选手的操控精准度,又展现了航模运动的科技魅力与竞技激情。
本次赛事汇聚了全国顶尖航模健儿与发烧友,选手年龄跨度极具特色,最大参赛者出生于1972年,最小参赛者出生于2017年,不同代际的航空模型爱好者在法库同场竞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00余名参赛选手,在主、承办单位搭建的竞技平台上和执行单位保障的流畅赛程中,既比拼指尖操控的精准与飞行技巧的灵动,又畅谈航模设计里的材料革命、智能控制中的科技突破。
当轻量化复合材料托举模型翱翔,当先进传感器赋予飞行“慧眼”,科技与体育的碰撞,正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赛事的意义,远不止于奖牌的角逐。它更像一座连接航空梦想与未来人才的“桥梁”——沉浸式观赛让青少年“抬头见蓝天、低头悟科技”,航空知识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眼前模型掠过的飒爽身影,对航空强国的向往,也从心底的种子成长为逐梦蓝天的坚定志向。这与法库依托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深耕产学研融合的理念不谋而合,在主、承办单位的产业资源赋能与执行单位的科普活动落地中,航模运动正与航空产业同频共振,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回溯2012年,法库首办国际飞行大会时的初心,早已在岁月中生长为东北航空运动的“标杆坐标”,如今国家级航空模型邀请赛事的到来,更让这片土地迎来新的跨越。当多方单位同心协力,让航模的轰鸣化作低空经济的“引擎声”,当赛事的热度点燃社会对航空运动的热情,沈阳“双核—基地”的航空发展蓝图正愈发清晰——法库的蓝天,不仅是航模竞技的赛场,还是东北低空经济腾飞的起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soft997
soft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