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广东低空经济迎来集中大爆发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11月01日 09:36:2590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从新品发布到产品出海,从安全体系到场景落地广东低空经济迎来集中大爆发 亿航新一代长航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VT35” 文/羊城晚报记者 严锦程 图/受访者提供 金秋十月,凉爽轻快的秋风拂向南粤大地,有这样一批扎根广东的低空经济企业正乘风直上,在全球视野之中大展鸿...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从新品发布到产品出海,从安全体系到场景落地

广东低空经济迎来集中大爆发

广东低空经济迎来集中大爆发相关图片 - 小鹏

      亿航新一代长航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VT35”

  文/羊城晚报记者 严锦程

  图/受访者提供

  金秋十月,凉爽轻快的秋风拂向南粤大地,有这样一批扎根广东的低空经济企业正乘风直上,在全球视野之中大展鸿图。

  当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掠过迪拜海湾、亿航智能的长航程复合翼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航空器VT35在合肥试飞、大疆在海外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利益,广东正以“技术+政策+生态”的三重优势,抢占全球低空经济制高点。

  正如《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所规划的,到2026年,全省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粤企在这个10月的诸多爆发,正自信拉开这场低空产业革命的序章。

  进一步打通量产之路

  今年10月,广东低空经济领域掀起技术突破与量产落地的双重浪潮。

  小鹏汇天在量产能力上实现里程碑式突破。其位于广州的全球首个万台级飞行汽车智造基地于9月底全面竣工,10月12日在迪拜完成有人驾驶的“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的全球首飞,该车已累计获得7000台订单,其中中东地区单笔600台采购协议创下海外最大订单纪录。该基地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实现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达产后每30分钟可下线一台飞行器,年产能直指1万台,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此外,小鹏汇天还预告将于11月发布混动长航程车型A868,续航超500公里,瞄准长途出行市场。

  而作为全球首个实现载人eVTOL适航认证的企业,亿航智能在10月13日正式发布新一代长航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VT35”。全碳纤维轻量化机身、复合翼设计,使其最大航程达200公里,是亿航EH216-S的2.5倍。其适航审定工作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已进入最后阶段。与此同时,亿航智能在泰国启动的AAM(先进空中交通)沙盒计划中,EH216-S于10月15日在曼谷完成持续性试运行,泰国民航局表示目标是未来三个月内携手亿航启动全球首个eVTOL商业运营服务。

  广汽集团的GOVE多旋翼飞行汽车同样在10月加速商业化进程。其陆空分离设计已完成多场景测试,计划于今年年底启动大湾区城际示范航线,目标在2027年实现规模化运营。

  在这些动作背后,是广东低空企业完善成熟的产品设计能力与供应链能力,eVTOL整机生产已具备快速放量的基础。波士顿咨询在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中认为,加速实现量产的背后,是中国eVTOL上游供应链的快速成熟。动力系统、复合材料机身、飞控与导航模块等关键零部件,已逐步实现由航空、汽车等领域头部企业本地化供给。这些企业具备大规模制造与交付能力,为eVTOL的质量控制与成本优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的临界点,行业已从“增量竞争”全面转向“存量博弈”。除了小鹏与广汽,放眼全国,陆续有汽车企业加入低空赛道寻找新的增长极。10月16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吉利旗下沃飞长空AE200-100 eVTOL首架机9月正式下线,订单已覆盖成渝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等核心区域。同日,长安汽车对外宣称将在2030年推出航线飞行汽车产品,从长安汽车公布的2024年报来看,未来5年,该公司计划投入超200亿元推动飞行汽车产业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2月,长安就已与亿航智能在重庆牵手,双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粤企领衔低空“攻守道”

  10月的广东低空企业出海呈现“技术输出+生态共建”的双轨模式,同时交织着中国科技企业对国际市场规则的主动博弈。

  亿航智能在泰国的沙盒计划不仅获得泰国民航局的监管支持,更与Aerial Sea Ventures等当地企业达成合作,计划将沙盒区域拓展至芭堤雅、普吉岛等旅游热点,开发空中观光与跨境通勤航线。这种“先验证安全、后规模推广”的策略,为eVTOL在东南亚市场的合规化运营提供了范本。

  小鹏汇天的中东布局则更具战略深度。在迪拜棕榈岛完成全球首飞后,其与阿联酋Ali & Sons集团等机构签署的600台订单,不仅包含硬件销售,更涉及共建中东首个飞行汽车用户生态中心,涵盖本地化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与服务体系搭建。值得关注的是,小鹏汇天的国际新品牌 “ARIDGE” 同步发布,标志着中国低空出行企业开始从产品出口转向标准输出。  

  安全有序激发竞逐热情

  10月的广东低空经济政策呈现“顶层设计+基层创新”的协同效应。9月30日发布、10月9日实施的《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堪称地方政策标杆:在深圳经营、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的企业,对其载人eVTOL航空器一次性奖励1500万元,大型、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分别奖励500万元、300万元,单项单次最高奖励达1500万元。

  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于10月10日在广州增城揭牌“广东省低空装备验证测试基地”,该基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五所”)与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配备飞行跑道、室外测试场及试飞空域,承担飞行器适航验证、通信导航测试等核心职能,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支持。

  “要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安全是低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绝对的前提。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先载货再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明确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前提下,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不是先发展再谈安全,而是安全能力要走在发展前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赛宝低空通航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方植彬表示。作为全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电子五所同步发布“赛宝低空安全体系”,通过“顶层设计、安全评估、中试验证、设施部署、持续提升”,构建“事前防、事中控、事后改”的全流程闭环治理模式。

  10月的密集动作,折射出广东低空经济从技术突破向产业爆发的关键转折。未来,随着更多适航认证落地、国际订单兑现与场景化应用成熟,广东或将重新定义全球低空出行的规则与版图——无论是技术出海的铿锵步伐,还是安全体系的精密构建,都在书写着中国低空经济成长为引领者的广阔诗篇。


来源:羊城晚报
原文链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10155.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