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记者 陈旻
在今年的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芜湖航空产业的“链主企业”——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携两款重磅飞行器刚一亮相,便吸引了多国代表目光。不久前,该公司向泰国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交付整机,用于当地航空培训,芜湖低空制造产品获国际认可。
“能拿下国际订单,离不开研发投入的底气,而这份底气来自税惠支持。”公司财务负责人姚良算了一笔账:近两年企业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1400余万元,这笔费用全部投入了观光旅游飞机、应急救援机型改装研发。“正是技术升级,让我们的DA42机型不仅占据国内民航飞行员培训市场90%份额,还能满足国际客户的定制需求。”
安徽华明航空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在大会上的收获也很丰硕——与印尼PTDI、新加坡领飞科技等4家企业达成合作,其研发的CR9综合航电系统将为东南亚低空飞行器提供“国产大脑”。“公司前后投入3000万元用于航电系统研发,我们一度面临资金压力,是税务部门主动上门辅导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我们两年享受优惠超2300万元,不仅填补了技术空白,还打破了国外垄断。”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劲峰手持25项CTSOA证书介绍,目前这套系统已适配多类航空器,成为芜湖低空产品“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芜湖已集聚低空经济产业链规上企业近200家,形成“整机—核心部件—运营”全链条布局。在“芜湖造”低空产品加速崛起的同时,我市税务部门主动作为,做优服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注入“税动力”。
“研发团队从15人扩至46人,人才稳定是关键。”联合飞机财务负责人陈芳芳说,税务部门针对高端人才推出“税惠伴飞”服务,企业多名工程师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先后享受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的个税优惠、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政策红利让人才有归属感,也让我们有信心研发更多适配国际市场的产品。”陈芳芳说。
为适配企业发展需求,芜湖市税务局组建10支“智税+航空”专业服务团队,为200余家上下游企业建立“一企一档”——针对无人机物流企业,重点辅导运输服务与技术服务的税率区分,避免因税率适用错误引发税务风险;针对飞行培训企业,帮助规范灵活用工的涉税管理,确保人力成本核算合规;同时,动态更新《低空经济企业涉税合规指引手册》,梳理研发费用归集、跨境业务申报等4类高频风险点,提前预警合规隐患。今年以来,团队已为120多家上下游企业提供“点对点”辅导,解决涉税问题96个。
“之前担心拓展欧洲和西亚市场时,涉税流程不熟悉,服务团队专门上门讲解出口申报要点,还提供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政策参考。”芜湖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刚印表示,税务部门的靠前服务让企业在与阿联酋EDGE集团合作时少走了很多弯路。
低空产品“飞”向国际,不仅要“飞得远”,更要“飞得稳”。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税费政策落实机制,为低空经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政策支持+合规指引”双重保障,助力芜湖低空经济在全球赛道上飞得更高、更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