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清远日报
发力新赛道 链动大湾区
广清产业园助力全市低空经济蓄势腾飞

低空经济,这一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正强势步入大众视野,跃升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8月,广清产业协同发展中心、清城黄埔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暨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广清茶话荟”活动在广州黄埔区举行,30余家广州低空经济领域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广清低空经济发展。低空经济领域专家、北京鸢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震博表示,“清远是广东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空域资源最丰富的地市之一,如何将空域资源融入地方发展,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
千米之下,机遇无限。面对新机遇、新发展,广清产业园发力新赛道,链动大湾区,为区域乃至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破题思路。广清产业园在做强“3+2”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支持并鼓励企业从传统汽车零部件向培育低空配套制造转型,同时通过搭建“反向飞地”等平台,不断打通创新资源壁垒,推动低空经济从“空中蓝图”落地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增长极。
眼下,在广清产业园内,金发科技、富强、长华等重点企业已成功链接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或以碳纤维材料、碳陶刹车盘等新产品向航配领域转型,或直接入局低空经济新兴产业公司的主要供应商,斩获飞行汽车订单……在产业园区的上空,低空经济正蓄势腾飞。
清远优势
空域优势下的多元探索
继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各地争相布局,加快探索天空的“边界”。清远这座位于粤北的城市,也正以空前的力度拥抱蓝天。
与一、二线大城市相比,清远作为三、四线城市的空中交通流量较小,空域资源相对宽松,这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
《清远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力争到2026年底,全市集聚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力争到2030年,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产值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
在清远市的发展规划中,“低空+文体旅游”成为最为直观的应用场景。清远计划充分发挥北江生态经济带、清远长隆度假区、英西峰林等文旅资源优势,开发“低空+运动”“低空+文旅”新型商业生态。在已有“飞阅北江”“空中览凤”“飞黄腾达”低空观光航线的基础上,清远还将在广清接合片区探索开展跨区域文旅低空飞行体验航线。
“低空+智慧物流”同样前景广阔。清远正聚焦“干—支—末”物流配送需求,结合市内物流园区、快递分拨中心、重要商务区等布局,建设无人机物流节点。
值得一提的是,清远计划在省职教城内率先推进无人机在快递、即时配送等物流配送服务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清远还积极开辟全市医疗机构及广清两市跨区域之间的医疗物资低空运输航线,实现血液制品、检测样本等医疗物资快速转运。
“低空+生产作业”则在清远的农林领域率先落地。在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通用低空作业面积正不断扩大,农业无人机开展施药、施肥、播种等作业,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清远市还计划将低空经济应用于城市管理与应急救援领域。通过探索将应急指挥中心、119指挥中心、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与市级低空飞行综合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接警后无人机和应急救援同步调派。在全市重要林场、森林公园等林业区域,低空飞行器也将发挥森林灭火、航空护林作用。
从材料学的微观世界到广阔无垠的低空领域,从单一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到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清远正在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未来,随着广清两地协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清远有望成为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广清基础:
从汽配到航配的转型之路
在清远布局低空经济的版图上,广清产业园的一批材料与零部件制造企业正从传统汽车配件向低空经济领域跨界转型,展现出强大的产业爆发力。
金发科技作为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正将其特种工程塑料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推向低空经济领域。这些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耐高电压击穿等特性,能将无人机整机减重25%至40%,对提升飞行器续航能力至关重要。
“飞行汽车对材料的要求极为苛刻,核心在于‘轻量化’和‘高强度’。”金发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无人机载重量和速度进一步提升,公司已从使用尼龙加碳纤材料升级到热固性的碳纤维辅材,以满足更高阶的要求。
让飞行更轻盈,使用材料减轻机身重量是最直观的方法。金发科技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仅如硬币一样的厚度,却展现出极好的抗冲击性能,使飞行器部件在实现减重的同时,依旧保持超高强度。
在新能源车的冲击下,广清产业园的汽配企业早早就开始了转型布局。作为广州的“原住户”,这些汽配企业不缺转型升级的迫切感与行动力。以富强科技为例,主要客户除了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传统车企以外,还包括小鹏等新势力汽车制造企业。
而长华集团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突破更为迅猛。今年7月,该公司宣布获得超亿元碳陶刹车盘订单,产品将终端应用于国内某知名飞行汽车公司。这已是长华集团自2024年12月以来,在飞行汽车领域的第四个大额订单,累计订单金额超过3亿元。
“我们公司已经是低空经济新兴产业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广东长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最初的紧固件和金属结构件,到关键结构件,再到如今的碳陶刹车盘,长华集团在飞行汽车零部件供应领域不断拓展边界,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如今,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广清产业园集聚了富强科技、长华汽配、一彬汽配、庆昇科技等一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头部企业,带动一批上下游关联及配套企业在园区集群发展。
平台支撑:
跨区域协同的创新实践
八月的广州黄埔区,骄阳似火。在这里揭牌的广清产业协同发展中心(清城黄埔协同创新中心)内,一场关于低空经济发展的“广清茶话荟”正在举行,30余家广州低空经济领域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
这一平台的建立,标志着广清两市探索“反向飞地”模式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所谓“反向飞地”,是打破“先进地区带动后进地区”的传统思维,让清远这样的后发城市到先进地区设立平台,吸纳创新资源。“当前低空经济正处于‘技术成熟度爬坡期’与‘应用场景爆发期’的交汇点。”低空经济领域专家、北京鸢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震博在“广清茶话荟”上指出,广清两地的协同布局恰好踩中了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政策支撑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清远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的《清远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空域资源盘活、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拓展等提供了明确指引。根据方案,清远将推动广清低空空域协同联动,积极探索构建广清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联动机制。同时,按照省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全市低空空域分类划设和航线划设等工作。
广清产业园作为清远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的园区之一,已初步形成智能家居、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3+2”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园区累计签约项目360个,已培育规上企业112家。汽车零部件产业总产值占广清产业园工业总产值近30%,园区200公里半径内覆盖广汽、小鹏等几大主机厂,形成“2小时供应链生态圈”和“湾区研发+清远制造”的良好发展态势。
广清实践:
反向飞地“飞”进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地
当前,广清两市、黄埔清城两区抢抓低空经济风口,聚焦新兴产业将广清一体化向纵深推进。如今依托这一“前端孵化+后端转化”跨区域平台,推动产业互补与要素流动,赋能区域协调发展新动力。
近年来,广州市黄埔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迅猛,以亿航智能为龙头引领,已陆续引进小鹏汇天、广汽高域、聚力航空等行业领先企业,形成覆盖上游研发设计与原材料、中游零部件与整机制造、下游低空运营与服务的全产业链。如今,反向飞地“飞”进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地,彰显了清远市、清城区两级政府对低空经济产业的重视和发展决心。
清城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广州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清城将抢抓低空经济风口,当好“服务员”“联络员”和“承接者”,为反向飞地高效运转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清城企业与黄埔创新资源、市场主体深度对接与合作,引进优质项目和成果在清城落地转化、发展壮大。
广清产业园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介绍,聚焦低空经济产业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清产业园将充分依托清远空域优势,支持、引导园区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转型生产低空设备配套产品,形成“整车向整机、汽配向航配”的转型路径。同时一系列探索也将进一步深化“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创新+孵化”等产业合作共建共享模式,让珠江畔的科创活力与北江边的生态优势,汇聚成推动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广清经验”“广清模式”。
■新闻纵深:
产业协同激活广清新质生产力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广清产业园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缩影。近年来,广清产业园紧扣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推动形成基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跨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格局,智能家居、汽车零部件、新材料3大主导产业和高新现代农业生物技术、食品美妆2个重点产业的“3+2”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如今,在智能制造的广阔天地里,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在广清产业园已随处可见。例如智能家居方面,欧派家居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机械传送带高效有序地运送着板材,机器精准地进行雕刻、组装,整个生产流程一气呵成。园区充分发挥欧派家居的引领带动作用,主动承接广州定制设计之都辐射带动,致力打造华南定制家居制造产业集群。食品美妆产业里,清远市望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清远市首个美妆研究院,自主研发了100多种化妆品原料,拥有70余项专利。目前,园区累计引进加茜亚、乐居等36个食品美妆项目,投资超60亿元,规上企业达13家。而在现代机器人领域,国内索驱动技术的领军者行远清大科技有限公司在广清产业园以5000平方米场地为“中试摇篮”,初步形成“湾区研发+清远制造”两地布局,完成小批量验证与技术转化,未来将立足广清产业园,深挖应用场景,让现代机器人技术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以广清对口帮扶协作为支撑,广清产业园围绕加快发展“新业态、新平台、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目标要求,深化产业链招商,坚持引龙头与造生态并重,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及引入上下游配套项目。深化“广州孵化+广清产业园产业化”“广州前端+广清产业园后台”等产业合作模式,推动“3+2”产业体系的专业化分工和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省博士工作站4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7家。
采写:记者 樊乾 陈荣汉 通讯员 高瑞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