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科技赋能生态治理无人机助力提效率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11月09日 12:10:1540
技术人员操纵无人机清运美人蕉枯叶。 记者宋延康摄近日,南宁那考河湿地公园的河道沿岸与百亩蕉园内,无人机往来穿梭、精准作业,以“人机协同”模式开展美人蕉枯叶清运工作。这一创新举措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工对湿地生态的干扰,推动低空经济与生态治理融合,为湿地生态治理提供智慧化新路径。美人蕉不仅是那考河湿地公园的标志性景观,更承担着水质净化功能,其发达的根系可通过吸收吸附作用深度去除水体中的氮...

科技赋能生态治理无人机助力提效率相关图片(1)

技术人员操纵无人机清运美人蕉枯叶。 记者宋延康摄

近日,南宁那考河湿地公园的河道沿岸与百亩蕉园内,无人机往来穿梭、精准作业,以“人机协同”模式开展美人蕉枯叶清运工作。这一创新举措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工对湿地生态的干扰,推动低空经济与生态治理融合,为湿地生态治理提供智慧化新路径。

美人蕉不仅是那考河湿地公园的标志性景观,更承担着水质净化功能,其发达的根系可通过吸收吸附作用深度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改善流域水环境。那考河湿地公园内连片种植的美人蕉每年需集中收割2次,每次枯叶及残株的清运总量多达260吨。往年清运完全依赖人工模式,需投入大量工人连续作业8天,不仅人工成本高、效率低,频繁的人工搬运与踩踏还可能破坏湿地结构和美人蕉根系,影响后续植被再生与生态修复效果。

为破解传统清运模式效率低、成本高、生态影响大的三重难题,南宁北排发展公司联合南宁市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城市物业有限公司,针对性引入适配湿地生态场景的高性能载重无人机,以“人机协同”模式推动生态治理手段升级。该无人机单次吊装重量可达100公斤,远超人工单次搬运量;操作人员通过地面终端实时监控、精准操控,无人机从枯叶堆放点抓取植株后,仅需3分钟即可完成一次往返转运,直接将枯叶吊装至指定运输大车。同时,无人机搭配的车载式电池更换便捷、无需长时间充电,无人机可全天候持续作业,原本需要8天的枯叶清运工作,现在仅需要5天,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清运效率。

南宁北排发展公司将继续加强人工智能、云技术对生产运行、防汛保障等业务的支撑赋能,探索更多新质生产力在生态治理领域的应用场景,让那考河这张“城市生态名片”更加亮丽,为流域生态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空经济应用经验。(记者莫岚远 通讯员黄惠琴)

来源:南宁日报

(责编:许荩文、李敏军)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_广西要闻】


来源:潇湘晨报
原文链接:http://api.chenshipin.com/wap/a/691014158420174dd3419236/fa069370fa9b8f36fdbc0891dd591ecd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10555.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