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商报
平顶山港正式开港,豫西凭借沙颍河航道实现通江达海
向海图强 河南还需如何发力?

平顶山港正式开港运营 图片来源:河南交通投资集团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特约观察员 郑宇
中原大地,一条沉睡的“黄金水道”正式苏醒。
11月5日,平顶山港正式开港运营,沙河、沙颍河河南境内261公里的主干航道全线通航,平顶山也成为继周口、信阳、漯河之后,河南第4个内河货运通航城市。这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原地区水运复兴的大门。
沙颍河全线通航意义何在?河南为何对内河航运如此重视?向海图强还需如何发力?
千年古运河的“破茧之路”
平顶山港开港,标志着沙颍河全线通航,可谓意义重大。
平顶山港,总投资7.05亿元,总占地面积562.8亩,南北港区共11个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435万吨。作为我省最西端的内河港口,该港北邻平顶山煤炭、砂石等主要矿区,南依中国尼龙城和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可依托沙颍河航道与淮河生态经济带,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网络,辐射豫西全域及陕西、山西等西北内陆省份,为区域物流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沙颍河,这条流淌千年的古运河,曾是中原文明与长三角经济圈的“黄金纽带”,是中原大地的经济命脉。
千年潮未落,中原再扬帆。乘着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东风,沙颍河通江达海功能再次凸显:以周口为起点,沙颍河航运上游可到漯河、平顶山,沿淮河而下可通江达海。随着内河航运的再次复兴和繁荣,沙颍河被国家规划为内河航运高等级航道,是国家规划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中重要的一线。通过衔接长江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河南正从传统内陆腹地跃升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构建起“买全球、卖全球”的物流新通道。
发展内河航运的河南“执着”
今年,河南提出开展“水运发展全面建设年”行动,拟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建设力度可见一斑;7月份,注册资本10亿元的河南贾鲁河建设有限公司成立,贾鲁河复航工程将加速推进;年底前,作为全省首个按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标准建设的高规格港口——周口港小集作业区将迎来开港……
不沿江、不靠海,内陆大省河南为何如此执着发展内河航运?
破解地理困局。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相比“铁公机”,水运成了河南建设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的“拖后腿”。推动高质量发展,河南必须补齐水运这块短板,打通与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对接联系,推进“铁公机水网”五路协同,形成从内陆到沿海低成本、高效率的出海新通道。
融入国家战略。河南通过内河航运实现通江达海,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此外,水运碳排放量为公路的1/8,与生态保护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双向奔赴”,也是更好落实了“双碳”战略。
激活历史基因。河南地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拥有2700年航运史,复航后可盘活6100公里历史航道遗产,这既是对历史资源的再挖掘再利用,也能带来经济发展的“黄金效益”。
河南对内河航运的执着追求,本质上是发展范式的战略性转换——“铁公机水”协同发力、缺一不可。
这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补短板,更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重塑区域发展格局、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破局之举。
河南发力内河航运,应该怎么做?
河南发展内河航运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需要在内河航运“11246”工程建设上下功夫,加快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更好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加强顶层设计。以系统性规划与政策协同为核心,健全内河航道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编制内河航运一体化建设规划和周口港、信阳港等港口总体规划,优化港口、航道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构建与我省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相适应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强化省际协同。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豫皖苏鲁省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快省际航道建设,统一船闸调度标准,解决“卡脖子”节点,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打造跨区域“黄金走廊”,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深化数智赋能。科技改变航运,河南要强化“绿色+智能”双轮驱动,全面布局数字航道、智慧港口,不断提升航运服务能力,让传统航运焕发勃勃生机。
加速成网聚势。连接成网,才能聚力成势。当务之急,要加快实施沙颍河、淮河、唐河、沱浍河4条规划内国家高等级航道,大力推进贾鲁河复航工程,加大周口中心港建设,积极推动信阳、漯河等港口扩容增效,深化港产城融合,让一条条航道串联成网,让一个个港口起势腾飞。
当平顶山港的汽笛声回荡在中原大地,沙颍河全线通航仅是起点。发力内河航运,河南已开启“狂飙”模式,以水为媒,承载着中原儿女的开放梦想,奔向深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