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低空经济:消费市场的“新空间”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11月12日 00:35:2830
本文转自:淮北日报 吕国力 低空经济是指以各种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快速进步、低空空域逐步开放和相关政策日趋完善,低空经济成为推动消费重要增长点。从全国来看,今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

本文转自:淮北日报

吕国力

低空经济是指以各种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快速进步、低空空域逐步开放和相关政策日趋完善,低空经济成为推动消费重要增长点。从全国来看,今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数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低空旅游规模预计达2000亿元以上。从我省来看,出台《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催生一批低空消费典型场景。在物流领域,合肥开通2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安庆首条“云上邮路”开通,运输时间缩短300%以上。在医疗领域,合肥开通无人机“空中送血”航线,20分钟内可达20余个院区。在旅游领域,开辟合肥—芜湖、芜湖—黄山等低空旅游航线。在农林植保领域,全省2024年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25.1万架,作业面积26.7亿亩次。预计到2025年底,全省低空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600亿元。

面对“低空经济”,我市积极布局。一是稳步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成立低空产业、低空基础设施2个专班,规划建设A1级通用机场,省及有关战区批复同意W01号空域、W02号航线,军地协议报东部战区审核,目前正在推进进场道路设计论证。二是规划布局起降点。印发《起降点布局规划(2024—2035年)》,规划到2027年,在现有4个起降点(临涣工业园区、杰然航空、天路航空、警航训练基地)的基础上,新建12个起降点。到2035年,全市布局起降点48个,形成覆盖全域的起降点网络。三是培育发展低空产业。目前,全市共有4家从事低空经济企业。天路航空:专业从事工业级无人机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系统集成业务,拥有200余平方公里飞行试验中心,2024年营收1388万元,利润 76.5万元。杰然航空:专营航空旅行体验服务,依托中湖公园开展飞行体验、培训等服务,2024年营收105万元、利润5.5万元。2025年,新成立新创通用航空、滴滴航空,主营民用机场建设运营、无人机驾校、航空服务等业务。四是积极推进场景应用。在气象监测应用上,市气象局与天路航空合作研发新型气象无人机,实施气象监测和临时降雨作业。在农林植保应用上,全市植保防治公司拥有无人机100余台,年均施药防治小麦和玉米病虫害面积240余万亩,防治美国白蛾等林业面积30万亩。在应急救援应用上,市消防综合救援支队、武警淮北支队、市公安局、临涣危化品救援队和社会救援队等配备无人机约30架,用于事故侦查、巡查等任务。在飞行培训、飞行体验应用上,依靠杰然航空飞行营地,开展飞行体验培训和研学。2024年开展飞行驾照培训9人,飞行2000架次。

低空经济作为未来经济,空间潜力较大,但目前在我市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一是配套不够完善。通用机场建设滞后,起降点建设较慢,难以满足低空消费需求。二是航空服务薄弱。本地市场规模有限,杰然航空、天路航空虽然开通航空服务业务,但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盈利模式,消费潜力未能充分激发。三是专业人才较少。目前,我市4家公司低空产业人员仅50余人,缺乏无人机配送、空中交通、应急救援、运营管理等专业人才。四是场景拓展不足。当前仍以消防应急、工业巡检、农林防治等应用为主,“低空+物流”“低空+医疗”等业态尚未发展,“低空+文旅”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为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建议:

1. 完善基础设施。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更新规划,配套建设光伏能源站、无人机维修站,联合气象部门、相关企业推出“低空气象专报”,补盲低空5G信号。探索实行低空旅游市场准入制度,对企业开办低空旅游项目进行统一审核、集中管理,建立“政府+保险+企业”安全联保机制,确保安全有序发展。

2. 开发特色航线。依托“一带双城三青山”城市风貌,开发大众化低空旅游产品,在相山、中湖等核心区建“观景式起降点”,规划“鸟瞰山水巨变,领略大美淮北”等旅游航线,结合节庆活动推出“俯瞰麦田画”“空中赏湖景”等产品,联动宿州、亳州、蚌埠等市,发行“皖北低空旅游一卡通”和“低空+高铁”联程产品,推动低空旅游蓬勃发展。

3. 拓宽消费场景。培育“低空+物流”业态,在城区商圈试点推出“3公里15分钟达”无人机外卖服务,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实施“无人机+邮站”模式。探索“低空+医疗救助”业态,针对医疗领域紧急运输需求,拓宽病人外运、疫苗运输、样本快送、物资调度等核心场景,推动市人民医院、矿工医院与省内外高水平医院合作开通“空中急救通道”,实现重症患者“点对点”空中直达。

4. 营造良好环境。建设无人机实训基地,依托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进行低空经济标准化人才定向培养。推进复合型航空营地建设,集聚餐饮休闲、运动娱乐、自然研学场景业态,打造消费新地标。强化品牌宣传,举办“无人机竞速大赛”等活动,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起“空中看淮北”话题挑战,提升城市低空消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来源:淮北日报
原文链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10676.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