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娄底日报
本报讯 11月11日,在娄底桥头河机场,飞行员刘源独自驾机完成飞行任务,顺利实现职业生涯首次“单飞”;同日,新学员陈永华也圆满完成首次训练飞行。他们在蔚蓝天空中的身影,标志着湖南低空经济发展正迎来一批新生力量,也为全省低空经济注入鲜活动能。
作为我省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A类通用机场,娄底桥头河机场凭借区位与空域优势,成为湖南白鹭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鹭通航”)布局低空经济的重要支点。今年10月,白鹭通航与华羽先翔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同步敲定100架鸿鹄系列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订单,创下湖南低空经济领域新纪录。该机型具备垂直起降、低噪音、零排放等优势,将在城市交通、物流配送、农林作业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此外,白鹭通航还联合湖南飞鹰数智航空科技公司,推进工业无人机研发制造,开发能载重200KG、续航5小时的工业无人机,将广泛应用于物资调运、应急救援等场景。
在硬件持续升级的同时,白鹭通航将人才培养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依托娄底桥头河机场的优质空域资源,构建“人才+设备”双轮驱动模式,既注重现役飞行员能力提升,也大力培养新生力量。“单飞只是一个起点,我将继续精进飞行技术,为湖南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刘源说道。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正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涟源市秉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理念,以娄底桥头河机场为主阵地,全力拓展文体旅游、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低空+应用”新场景,推动低空产业集群发展,助推娄底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试点飞地”。(通讯员 刘喜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