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行者无疆 向新向上”2025粵港澳大湾区智慧出行分享交流会暨羊城智慧出行行业优秀企业及产品展示活动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本次活动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主办,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承办。活动聚焦行业前沿趋势,汇集政产学研代表,共同探讨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向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活动上,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法学教授韦华腾以《低空经济与新能源汽车:沿着“一带一路”展翅翱翔》为主题作演讲。他指出,新兴产业“走出去”不仅关系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也影响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
在众多新赛道中,中国低空经济正展现出强劲潜力。在韦华腾看来,中国无人机产业链成熟、技术领先,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农业植保、城市巡检、物流运输等领域表现突出。把中国的低空经济模式推广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助于为共建国家带来更高效的交通运输方案。

“在开放政策、涉外法律体系完善、技术迭代、海外需求增长及资本支持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无人机产业有望在国际交通运输领域实现更多突破,并进一步带动双边、多边的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韦华腾说道。
低空经济的加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治理与监管课题。跨境飞行涉及空域管理、航空管制、适航标准等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如何在不同国家监管体系中“平稳飞行”,成为企业布局海外市场绕不开的现实挑战。
“企业在走出去之前,一定要了解当地法规、政策体系,要做到入乡随俗,避开潜在的难点与堵点。”韦华腾提醒,随着更多低空飞行试点推进、国际适航标准逐步对接,中国低空经济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将更加明晰,但仍需在合规运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前做好准备。

作为另外一条“出海”大通道,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回收体系的完善,新能源汽车对低碳减排的贡献将持续扩大。”韦华腾提到,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的技术革新,也关系到能源体系和生活方式走向可持续发展,这使其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从产业趋势来看,广东正加快低空经济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通过制度创新、完善产业配套以及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湾区智造”走向全球。韦华腾表示,未来,更多具备中国优势的低空经济产品与服务将进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当地提供高效的空中运输解决方案;同时,更多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将为沿线国家居民带来绿色、便捷的出行体验。
文|记者 詹淑真
图|主办方提供
来源:詹淑真
原文链接:https://money.ycwb.com/ikinvjjtjb/content_53804527.ht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