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龙
11月14日,在辽阳东南郊的山区上空,一架无人机沿着供电线路缓缓飞行,国网辽阳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紧盯遥控器实时画面,细致排查线路运行状态。
长期以来,输电线路运维、变电站内避雷针等高空设备的防腐除锈都是高风险、高成本作业,传统方式存在高空作业风险且工作效率受天气、场地等因素限制。电力低空经济的兴起,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路径。国网辽阳供电公司依托低空经济智创基地,积极探索无人机技术的创新应用。在220千伏张铧二线的作业现场,一架多旋翼无人机在30米高的空中,与塔上作业人员默契配合,精准完成了自爆玻璃绝缘子的吊离与新件安装。在峨嵋66千伏变电站,该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特种作业无人机,为避雷针“披上新衣”。六旋翼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均匀地喷出除锈剂与防腐漆的雾状颗粒。作业前,技术人员对无人机飞行轨迹、喷涂距离和流量进行了精确模拟。作业过程中,无人机操作员与地面监护人员紧密配合,通过第一视角图传系统实时监控喷涂效果,确保喷涂均匀全覆盖。
“与传统人工喷涂相比,电力低空经济驱动下的无人机作业展现巨大优势。”现场工作负责人张珉赫介绍,“不仅彻底规避人员高空作业风险,安全系数大幅提升,还将原本半天以上的工作量压缩至一小时内高质量完成。更重要的是,无人机能抵达人工难以触及的角落,结合标准化作业流程,让防腐效果更持久可靠。”
今年以来,该公司低空经济智创基地已构建起多元化的无人机应用矩阵。开展无人机悬挂防坠落装置46架次,无人机运输吊装作业308架次,无人机绝缘子水冲洗15架次。同时,积极探索无人机技术的安全管控。针对电网运行中无人机“黑飞”干扰的痛点,该公司凭借《空地协同无人化巡防应用方案》,深入钻研无人机拒止系统的应用场景与关键信息研究,在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中荣获优胜奖。
从高空作业到智能巡防,从设备维护到安全管控,无人机技术正在为电网运维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推动电力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国网辽阳供电公司将充分发挥电力低空经济主力军作用,拓展无人机在输电巡检、设备维护、应急抢修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电力运维网络,推动辽阳电网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可靠方向前进,为属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电力保障,助力地方电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汤龙
原文链接:http://ln.people.com.cn/n2/2025/1120/c400024-41417119.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