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清华中学那天热闹得很,一群老师围着学生做的无人机看呆了。那些无人机有的大如饭桌,有的小巧得像玩具车,全是学生自己组装、自己编程飞起来的。旁边墙上挂满奖状,从省赛到国赛,金光闪闪,老师们边看边忍不住拍照片,心里直嘀咕:咱们学校啥时候也能这样?

走进教室更不得了。屋里摆着十几套专业设备,学生戴着护目镜,正在调试四轴无人机,嗡嗡声响成一片。市电教馆江涛馆长带着大家转了一圈,好几个老师当场就说,这地方比大学实验室还齐全。学生现场表演了一把室内编队飞行,八架无人机排着整齐队伍,绕着障碍物转圈,落地时一架不多一架不少,掌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大家伙儿坐下来聊正事。有人问,办无人机课最缺啥?十个老师九个说缺钱缺设备。还有一个老师苦着脸说,他们学校连个能飞的地方都没有,操场被篮球架占满了。清华中学的老师笑着接话,他们一开始也这样,后来干脆把足球场边角腾出一块,铺上草坪垫,专门给无人机用。现在全校两百多个孩子每周都能上手飞两三次。
钱从哪儿来?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清华中学把账本摊开了算:一套入门级教育无人机一千多块,十套才一万出头。学校先咬牙买十套,学生用好了再去比赛拿奖金,奖金又买新设备,慢慢就滚起来了。贵阳市去年搞比赛,一等奖奖金五千,二等奖三千,很多学校拿了奖金直接添置新机器,成本一下就降下来了。

老师怎么教?这也是大难题。不少学校理科老师会点编程,可一说到无人机就抓瞎。清华中学自己摸出一条路,先送两名骨干老师去北京培训一个月,回来再带其他人。现在他们学校有八个老师能独立带队比赛,平时轮流上课,孩子从初一到高三都能接得上。还有个小窍门,周末请外面公司的工程师来学校当志愿者,孩子问得比老师还多,学得飞快。
比赛怎么搞才公平?农村学校设备差,城里学校起步早,差距越拉越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定了个主意:市里多办几级比赛,先从校内选拔,再到区里比,最后全市总决赛。比赛分成基础组和提高组,基础组只比手动飞行,提高组才玩编程航线。这样新手学校也有机会拿名次,不至于一上来就被打趴下。

资源能不能大家一起用?这话一出口,全场都乐了。以前各校都藏着掖着,生怕好东西被别人学去。现在大家拍板了,贵阳市要建一个共享设备库,好设备放进去,谁有比赛需要就借,借完归还,下次别人再用。清华中学当场表态,他们那二十多套旧设备先捐进去,给偏远学校练手用。
聊到最后,老师们算了笔账。如果一个学校一年能培养十个会飞的孩子,贵阳市三百多所中小学,那就是三千多个孩子。三年下来就上万了。以后全国比赛,贵阳队随便拉一支出来,都是正规军。想想那画面,老师们脸上都带笑,感觉这事儿真能成。

你家孩子学校有无人机课吗?有的话赶紧让他去玩,没的话也别急,贵阳这把火已经点着了,用不了多久就烧到每个学校去。孩子多学一项本事,总归是好事,对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