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
国家层面:将低空经济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出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多项政策,明确其在交通体系中的地位,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推进《民用航空法》修订,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顶层设计与法律保障。
地方层面:近 30 个省份出台相关政策,如广东深圳实施首部地方专项法规,湖南、安徽、杭州等地也有针对性举措,形成 “一省一策”“一市一策” 格局,推动产业链集聚。
发展现状与产业生态
市场规模:2023 年整体规模达 5059.5 亿元,同比增长 33.8%;低空物流 2022 年达 340.5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450 亿元;eVTOL 产业 2023 年达 9.8 亿元,同比增长 77.3%,未来潜力巨大。
产业结构:涵盖上游研发制造(无人机、eVTOL 及核心零部件)、中游运营服务(载人飞行、物流配送等)、下游基础设施与保障,技术在无人机、eVTOL、人工智能等方面进展显著。
区域格局:形成珠三角(以深圳为核心)、长三角(以上海、杭州等为代表)、京津冀、中部地区(湖南、安徽等)等发展高地。
交通领域应用场景
交通运输:包括城市空中交通(UAM,利用 eVTOL 实现城市及城际短途出行,如亿航智能试飞、杭州 “低空巴士”)和跨区域与应急运输(无人机跨海峡运输、应急救援医疗运输)。
物流:涉及无人机末端配送(偏远地区、城市即时配送等)、跨区域与干线物流(“有人机 + 无人机” 协同、跨境电商低空物流等)、特殊场景物资投放与应急物流(医疗物资运输、应急救援物资投放等)。
交通管理:利用无人机进行交通监控与巡查(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巡检)、应急响应与辅助执法(事故处理、拥堵疏导等)、数据采集与分析(交通流量、道路资产、数字孪生空域构建)。
问题与挑战
面临政策法规与空域管理(体系不健全、法规不完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核心技术薄弱、产业链不完善)、商业模式与市场需求(场景不足、同质化、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与资金(人才短缺、资金投入压力)等方面的挑战。
未来展望
城市空中交通(UAM)商业化运营,eVTOL 普及与垂直起降场网络化。
无人机物流规模化应用,覆盖末端配送、干线物流及特殊场景。
交通管理智能化与一体化,实现空地协同及数字孪生城市交通。
产业链完善与协同发展,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并催生新业态。
政策环境优化与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全国协调发展。
发展建议
从完善政策法规与空域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与核心能力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强化人才培养与保障、提供政策保障(设立专项基金、税收优惠等)等方面入手,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后台回复“250817”,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来源:新知号:智能交通技术
原文链接: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8538084.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