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25日煜邦电力(68859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23日接受机构调研,长江证券、天风证券、民生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介绍下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情况?
答: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带领全体员工,秉持“稳中求进、主动作为、持续创新”的原则,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贯彻既定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公司积极拓展市场,紧跟需求变化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以技术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提升,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造创新”协同发展;同时通过优化管理、降本增效等多措并举,推动各项业务稳步开展。在保持传统智能电力设备业务的基础上,公司大力发展智能巡检、储能、信息技术等业务,推动多板块协同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377.82万元, 较去年同期稳中有升,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 有者的净利润 2,405.4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614.56万元。截至 2025年 6月 底,公司在手订单额约 8.51亿元,为后续业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问:请介绍一下 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能电力产品业务的进展情况?
答:智能电力产品业务是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板块,合同主要来源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集中招标,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与收货节奏安排产品生产、交付。2025年上 半年,受客户对产品交付的节奏放缓等影响,尽管 2024年 末公司持有智能电力产品在手订单约 40,353万元,但实际交付进度低于预期,导致相关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同时,2025年上半年智能电力产品确认收入的产品主要来自 2024年国家电网集中招标,其价格较往年有所下调,带动 该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电 能表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优化国网 20版电能 表工艺设计,并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2024年技术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生产线改造与优化,提升新标准智能电力产品的自动化生产能力。
问:公司巡检业务在上半年有什么变化吗?
答: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背景下,公司持续加强低空智能巡检技术创新,推进软硬件一体化升级,并不断拓展产业应用场景。基于多年技术积累,公司通过产业链协同和引入前沿技术,进一步完善了智能巡检产品与解决方案,巩固了市场竞争优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原有技术底座基础上,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公司技术相结合,在视觉算法研发(无人机光伏巡检、目标监测、行为识别等方面)、点云数据分类、大模型技术应用(专题知识库应用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成果。在视觉算法方面,公司完成安徽省通道隐患识别系统的建设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提升了光斑、二极管故障、螺栓松动、浮漂下沉、围栏缺失等缺陷的识别率,实现无人机陆上光伏及水电巡检缺陷识别系统的产品化应用。在点云分类方面,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构建了相关模型,实现对线路、杆塔、导线、地线、绝缘子、引流线等复杂电力设施结构的精准识别与分割。同时,公司 AI技术已应用于 3D智能引导、超高压输电线路测距、图像变化检测、红外绝缘子检测、导线舞动监测、高光谱图像分类、通航地物正射影像分割及杆塔部件识别等项目。
问:2025年上半年储能业务有什么新产品吗?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进储能业务发展,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项目交付方面均取得新成绩。成功研发并推出 1P104S大容量电池 PACK产品,并通过新国标认 证;实现 5MWh储能电池舱与 261kWh工商业一体机批量 交付,并通过 CE(欧盟)标准的 TÜV测试。位于嘉兴市海盐县的金星储能产业园主体建筑建设完成,集装箱大容量储能系统投入生产,同时正加快推进第二条产能 5GWh 电池 PACK产线、储能集装箱自动装配产线以及储能系统性能实验室的建设。
问:公司 2025年上半年研发方面有什么新的成果?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将其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公司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前沿技术领域资源投入,推动产品研发迭代升级。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3,107.9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 8.78%。同时,公司新增知识产权 11项,其中发明 专利 5项、实用新型专利 3项、软件著作权 3项。截至 2025年 6月底,公司累计拥有知识产权 395项,包括专利 161项、软件著作权 233项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1项。
问:智能电表方面有什么研发进展?
答:智能电力产品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2025年是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国家电网企业标准迭代升级和产品过渡的重要时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完成前一代标准产品质量优化和生产效能提升的基础上,全力开展新一代标准产品研发,为智能电力产品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智能电能表方面,公司密切跟踪国家电网自 2024年启动的电能表技术标准修订进展,积极开展前瞻性技术预研。截至 2025年 6月底,虽然相关技术规范尚未正式发 布,公司已依据国家电网计量中心 2024年技术标准讨论稿 及 2025年 6月公布的高端电能表技术要求,完成 A级单相 智能电能表、B级及 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测试样机开发,并通过内部全性能测试,为新一代标准正式发布后的产品研发和送检奠定基础。2024年 7月至 2025年 1月,南方电网组织开展系列技 术研讨并制定了《智能网关电能表技术规范》,并于 2025 年 2月正式发布。为落实《南方电网公司计量创新发展两 年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工作部署,公司立项研发符合新标准的南网三相及单相智能网关系列电能表。相关产品已一次性通过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检测,取得合格报告,并顺利通过南方电网信息安全中心及中国赛宝实验室(电子五所)的电鸿适配测试。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方面,2025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电网“一台区一终端、一通道一密钥”的政策要求,开展面向营销和配电多业务场景的智能融合终端研发,已完成样机制作、平台验证及营销配电基础业务功能开发。在专变终端方面,公司紧跟国家电网 2024版最新技术标准,通过平台优化与功能升级提升产品稳定性与可靠性,符合新标准的专变Ⅲ型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并保持稳定运行。在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领域,公司深度参与国家电网电能量采集装置 25版新标准的研讨与制定工作,并完成新样机开发。同时,公司推进采集终端与营销及调度平台的兼容性开发、接入与调试工作,相关成果已在多个网省顺利通过检测并投入应用。此外,公司技术研究院持续跟踪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技术发展动态,南网智能台区终端、南网双模通讯单元等产品相继取得了南网电科院的检测报告,并获得中国赛宝实验室的电鸿适配认证。在国际化布局方面,2025年公司加大海外产品研发投入,完成符合国际标准的智能单相电能表和三相电能表软硬件设计,相关产品已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为持续提升智能电力产品的智能化制造水平及生产效率,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电能表自动化生产线的 智能化升级与改造,并不断完善国网 20版电能表工艺设 计,以适应产品自动化生产需求。同时,2025年上半年, 公司依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2024年标准产品技术规范,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和优化,确保新标准智能电力产品的顺利自动化生产。
问: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有什么研发和拓展吗?在公司 业务和产品深化应用的研究有什么新的进展?
答:在 DeepSeek大模型技术引发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范 式变革的背景下,煜邦电力作为能源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前瞻性布局并积极推进 AI技术研究。2025年上半年,公 司大力扩建算力基础设施,新建算力约 10PFlops,为大模 型训练及实时推理提供基础支撑。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团队围绕大模型技术及智能体应用开展系统研究,积极探索 AI技术赋能企业的多元应用路径与创新模式。20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电力场景,在大模型技 术、3D点云分类及空间计算等方面开展专项技术研究。在大模型研究方面,公司构建了煜邦私有知识库,依托RagFlow平台及内部知识资料,打通技术链路,搭建电力 知识问答系统。同时,深入调研现有大模型,分析其优势能力,创新采用多模型联动策略,打造煜邦多模态智能体。在感知层,公司在 3D点云智能分类领域研发混合网络模型,通过海量数据训练与精细化模型调整,实现效率与精度兼顾,平均精度超过 92%。空间计算方面,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空间测距算法在输电线路场景验证成功,通过三维点云与二维像素映射实现侵入物到输电线路的厘米级测距。
问: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在公司产品和服务上是怎么 深化应用的?
答: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公司成功落地多项代表性应用项目,包括基于大模型技术的电量结算分析系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快速处理和分析大量电量结算数据,自动生成交互式看板,为电力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支持;电表终端测试智能体系统,针对硬件测试中的信息提取及数据分析效率瓶颈,构建基于大模型的智能问答与分析系统,实现测试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大幅缩短测试周期;煜邦点云智能分类模型,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点云数据高精度分类,提升“煜邦纤目”平台预测效果和决策质量,优化数据处理流程;以及 3D智能引导系统,基于点云与相机内外参映射测距技术,实现车辆入侵及高植被隐患检测,有效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性。1、点云 AI一体机的研发 煜邦点云 AI处理一体机产品集成了数据安全管理技术 与 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满足电力行业复杂多变的 数据管理需求。该产品通过 AI大模型本地化部署,专注于激光点云数据的智能处理,实现线路管理、点云处理、点云分析及进程监管等功能,全面满足电力用户在数据安全和智能办公方面的需求。2、YP-AI350智能盒子 YP-AI350智能盒子是一款性能强、体积小、高兼容的输电导地线智能巡视边缘设备,搭载先进人工智能算法与模型,可与输电飞控 APP配合使用,实现输电导地线跟踪巡视、间隔棒跟踪拍摄及实时树障分析等功能。该设备兼容大疆 M300、M350等主流行业旗舰机型,有效助力用户实现输电导地线巡检的自动化与智能化。3、煜邦无人机导线咬线飞行 该方案创新性融合激光雷达 SLAM建图导航与 AI视 觉融合导航技术,并集成 AI实时导线缺陷识别技术,能精准发现输电线路导线、地线、间隔棒金具及通道存在的缺陷与树障隐患。
问:公司所处行业政策和市场趋势是什么情况?
答:公司所处行业为电力行业,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与市场推广。1、电力行业稳步发展,电网投资保持高位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2025年 7月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延续稳步增长,达 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8%。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 1至 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 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7%。综合当前经济增长潜力及宏观政策措施,预计 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6%。与此同时,我国电网投资规模持续高位运行。2025年 1至6月,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 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根据国家电网 2025年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国家电网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全年投资有望首次超过 6,500亿元。南方电网同期预计投资规模达 1,750亿元。预计2025年两网合计投资将超过8,250亿元,年度投资总额首次突破 8,000亿元。这不仅将推动电力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也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国家规定,智能电表需每 8年定期更换,全国年均更换量约为8,000万只。按照国家电网规划,到 2025年接入终端设备将超过 10亿只,到 2030年将超过20亿只。受益于电力物联网和数字电网建设,智能电力终端产品市场有望快速扩容,为相关企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2、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25》进一步预测,在保守场 景下 ,预计 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 236.1GW, 2025-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 CAGR)为 20.2%;在理想场景下,预计 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 达到 291.2GW,2025-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 24.5%。2025年 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 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优势企业梯队不断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体系加速完善。3、低空智能巡检是低空经济垂直应用领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标志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在电力行业,低空智能巡检的应用正持续深化和普及。低空智能巡检系统通过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可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与处理,建立设备运行状态动态模型,预测故障发展趋势,为电力企业设备维护和检修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从传统定期巡检向状态巡检的转变,有效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电网可靠性与稳定性。在智能巡检领域,国家电网发布《国网设备部关于印发 2024年输电线路无人机业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推进输电运维模式转型升级。具体目标包括: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无人机激光点云及航线规划覆盖率达到 80%;220千伏及以上适航区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覆盖率达到 100%;110(66)千伏及以上适航区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覆盖率达到 60%。4、电力物联网、数字电网是电网未来的建设方向 为加快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 —2027年)》有关要求,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024年 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系统调节 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各地区应根据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科学分析调节能力需求规模与特征,制定各类调节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方案,优化调节资源调用方式,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电网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旨在提升电力装备研发制造水平,保障质量可靠性,提高产业链运行效率,推动电力装备从设计、制造到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升级,为电力行业提供更先进、智能的装备支撑。同时,方案推动电力装备产业链的数字化协同,提升整体竞争力,加速电力行业信息化进程。
煜邦电力(688597)主营业务:从事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智能电力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智能巡检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
煜邦电力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54亿元,同比上升0.35%;归母净利润2405.43万元,同比下降37.91%;扣非净利润1614.56万元,同比下降55.41%;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17亿元,同比下降15.7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867.58万元,同比下降59.9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251.97万元,同比下降72.2%;负债率51.66%,投资收益241.05万元,财务费用788.57万元,毛利率32.14%。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585.6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原文链接: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500026210.s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