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体育场里,运动员们正挥汗如雨,争夺全国运动会的奖牌。可你知道吗?场外还有一群“科技选手”在默默发力!无人机在天上飞,机器狗在地上跑,连水下都有机器人忙碌,全为了一个目标:让十五运会的电力供应稳如泰山!

这场“科技保电”大戏,主角是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他们用上了一套“海陆空”智能巡检系统,靠着无人机、机器狗和水下机器人,彻底告别了老式的“人海战术”。这套系统有多牛?简单说,它让电力巡检效率翻了好几倍,还能发现人眼看不到的隐患,保障比赛场馆的用电安全。
先说说天上的“空中尖兵”。深圳的电力线路长达4300公里,相当于从深圳到北京走个来回!过去,巡检工人得背着装备翻山越岭,用望远镜一寸寸检查线路。累不说,有些小问题肉眼根本看不清。现在,换成了无人机!它们带着高清相机和精密仪器,飞上天就能给线路做“全身检查”。原本一天的任务,现在一个多小时搞定,效率高了6倍!

无人机不仅快,还聪明。它们能拍下线路和周围环境的三维模型,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就能看出哪里有问题。比如,树枝长得太靠近线路,可能会引发故障。以前得人工爬上去剪,现在无人机直接带上“剪刀”,一键搞定!既安全又省事,还能保护树木正常生长,真是一举三得。
地面上的“赛博汪汪队”也不简单。别看这些机器狗个头不大,身上却装满了高科技:红外相机、3D雷达、传感器,一个不少。它们能在变电站、电缆通道里灵活穿梭,检查设备温度、听有没有异常声音,还能把数据实时传回后台。工作人员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让机器狗去“望闻问切”,半小时就能巡完整个变电站,连暴雨天都不怕!

更厉害的是,深圳供电局还把机器人用到了水下。他们在国内首次用上了水下机器人,专门检查海上电力线路的桩基。这下,“海陆空”三路齐发,电力巡检360度无死角。有了这些高科技,过去那种靠人跑现场、费时费力的巡检方式,已经成了老黄历。
这套智能巡检系统有多省力?拿一座220千伏的变电站来说,过去得两个人忙4个小时。现在呢?一个人远程操作,30分钟就能搞定!效率高了不说,还更安全、更精准。这就是“AI+人工”的威力,省时省力,还能让电力保障更靠谱。
除了前线的机器人,后方还有个“智慧大脑”在指挥。深圳供电局的电力指挥中心里,有一块大屏幕,上面显示着“保电一张图”。从比赛场馆的一个插座,到连接它的高压设备,运行状态一目了然。一旦哪里有异常,系统立刻报警,指挥人员能马上安排处理。这套系统还能把数据同步到电脑和手机上,指挥部的指令可以直达现场,反应快到飞起!

这套“智慧大脑”还用上了“数字孪生”技术,简单说,就是给电网画了一张超级详细的数字地图。比赛场馆的用电情况,哪个设备在运行,哪个线路有风险,全都能在这张图上看到。深圳供电局还用上了“电鸿化”物联网设备,108个保电场所的电力数据,实时更新,精准监控。这让保电工作从“大概知道”变成了“啥都清楚”。
这场科技保电的背后,还有个更大的意义。深圳是低空经济的大本营,无人机产业全国领先。这次十五运会,深圳供电局跟本地无人机企业合作,不仅把电力巡检做得更高效,还推动了无人机技术的新应用。可以说,这场保电不仅保障了比赛,还给深圳的科技产业加了把劲儿!

未来,这样的科技保电还会更普遍。深圳供电局说,他们会继续用上“电鸿”、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电力保障更智能、更高效。想想看,体育比赛、演唱会,甚至咱们家里的用电,都能靠这些科技更省心,这感觉是不是挺带劲儿?
来源:
原文链接:http://kjy.china.com/13004755/20250829/48774582.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