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无人机从贵州生态能源职业学院旁边的蔡关路1号河道口起飞,轻轻划过天空,开始了一天的巡检任务。这可不是普通的无人机,而是能“看”水质、“测”水流,还能提醒人们不要在禁钓区钓鱼的“智慧卫士”。它飞得稳,干活儿更稳,简直是城市管理的好帮手。

这架无人机的背后,是贵州康命源数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智慧管网系统。他们给无人机装上水质传感器,能实时检查河水干不干净,水流快不快。如果有人在河边违规钓鱼或游泳,无人机还能发出警报,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这样的高科技设备,让人觉得既新奇又实用。
康命源数智公司的总经理吴耀东说,他们在河边建了无人机基座,覆盖周边8平方公里的巡检范围。无人机不仅能看水面,还能帮城管部门盯着路上的违建和乱停车。有了它,城市管理就像多了双“天眼”,效率高了不少。

这套系统用的是“大数据+低空经济”的新玩法。吴耀东介绍,他们开发了一套智慧管网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中控平台、一套设备、一个系统。无人机飞上天,传感器探地下,数据全汇总到平台上,城市管理一下子就清楚明白了。
城市地下藏着无数管线,像是城市的“血管”,负责送水、送电、排水。这些管线平时看不见,但要是出了问题,城市就得“生病”。康命源数智公司用传感器把管线的数据都“挖”出来,清楚记录每根管子的位置、年限和厂家信息。吴耀东说:“有了这些数据,管理部门就能提前知道哪里可能出问题,修起来也更快。”
今年3月,这家公司刚搬到云岩区。他们有1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专门搞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他们的目标是让城市更安全、更智能。公司还跟300多家企业有合作,实力杠杠的。落地云岩后,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合同金额已经超过1000万元。
智慧管网系统不光能看管线,还能防内涝。比如暴雨来了,排水管要是堵了,传感器会立刻发现问题,系统马上报警。管理部门就能赶紧派人去处理,把麻烦解决在开始前。这套系统让城市排水不再是“听天由命”,而是“有备无患”。

云岩区的政府对这家公司也很支持。吴耀东说,区里的大数据局和投促局帮他们了解政策、申请补贴,态度特别热情。这让他们更有信心在云岩扎根,打算以后多做些大数据项目,为城市发展出力。
这套无人机巡检系统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水陆一起管。以前,河道和道路的管理是分开干的,各管各的,效率不高。现在有了无人机和智慧系统,水上陆上一网打尽,城市管理省时省力,成本也低了不少。

未来,康命源数智公司还想做更多。他们计划开发新的功能,比如让无人机能检查空气质量,或者帮着找城市里的安全隐患。吴耀东笑着说:“我们想让城市管理像开手机一样简单,点一点就全搞定。”
来源:
原文链接:http://kjy.china.com/13004755/20250828/48770200.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