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年入百万”火上热搜无人机维修师真那么香?
单纯维修利润有限,入行技术门槛也不低
本报记者 金檬 施雄风 文/摄
![]() |
曹辉的学徒正在修理无人机 |
“修理无人机年入百万”,最近,这一话题引发热议和关注,这个新兴行业突然被镀上了光环。
修理无人机真的这么赚钱吗?现在是否还能入局?
市场需求大
但单纯修理利润有限
在杭州百脑汇科技大厦负一楼维修区,记者找到一家无人机专修门店。店主曹辉,原本主做相机生意,2017年开始借着修相机的手艺慢慢摸索修理无人机,如今在本地玩家圈子里小有名气。
曹辉的档口十多个平方米,操作台和陈列柜上放满了待修的无人机,这当中有“缺胳膊少腿”的,也有电子元件出了问题的。
“店里三位师傅一个月可以修150台左右,而且客户越来越多。”曹辉说,无人机的损坏最常见的是碰撞坠落,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炸机”。
采访中,一名顾客来取修好的无人机。这名顾客从事园林设计工作,因为拍摄画面总是抖动找过来,“曹老板动作快,一两天就能修好。”
曹辉表示,客户选择第三方维修而非返厂,多是冲着时效。“比如前些天拍‘血月’,三台无人机撞树受损,机主送修时强调第二天还有其他拍摄任务,而返厂维修至少需要一周。”
“我们的价格也比原厂更有优势。”曹辉说,做维修,良心和诚信是首要的,能修则修,不得已才换件,尽量为客户省钱。
8年前,曹辉刚推出无人机修理业务时,一个月能接四五十单。随着各厂商在2020年后陆续发布千元价位的机型,这一设备的保有量持续走高。曹辉果断收了两名学徒,提高门店接待量。
针对网上“修无人机年入百万”的说法,曹辉坦言,单纯维修消费级无人机利润有限,营收可观的同行往往还有销售、培训等配套业务。
无人机维修能速成?
短短几天只能学到皮毛
在杭州,有的无人机培训学校已经开设了维修课程。记者搜索发现,杭州西湖区一家无人机培训学校正在招收“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学员,培训时长4天,费用2380元。
杭州一家涉及无人机业务的科技公司负责人苏经理表示,无人机持有量逐年上升,维修需求也在增加。“我们从2015年开始提供维修服务,那时以消费级无人机为主。”苏经理说,近年他们开始承接行业级无人机的维修,服务对象多为测绘院等企事业单位。他告诉记者,无人机的维修门槛相对较高,尤其是行业级无人机,维修费也较高,“平均客单价约2000元,部分复杂订单可达上万元。”
去年,该公司开始提供无人机维修教学服务。“一般有电子基础的人学习1-2个月可简单上手,而具备独立维修能力则要更久。”苏经理说,现在有些培训机构也开始推出维修培训,但有的以拿证为目的,培训时间只有短短数天,只能学到皮毛。
他认为,真正要学会维修无人机,要通过学徒式的实践和一定的实操,短时间速成是不大现实的。
主要从事无人机研发和培训的嘉兴天旭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昱彤也告诉记者,从事无人机维修需要一定的专业门槛,比如要掌握基础的机械原理,会电路板组件的焊接和组装等。“目前,无人机维修市场规模不算太大,大部分航拍无人机都会进行返厂检修,只有少部分超出保修期等情况会选择第三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