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乡日报
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郭书武 通讯员 张艳科 石易可)近日,辉县市玉米已进入灌浆后期,但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依然在全力开展玉米“一喷多促”喷防作业,为保玉米“增大增重”作最后的努力。
“你看,虽然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乳线还没有消失,仍在进行灌浆增重。现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大量元素水溶肥,能延长灌浆期,增加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在占城镇何张莫村玉米种植基地,高级农艺师吴乾坤在田边,剥开一个玉米穗向记者介绍。
为抢抓农时,辉县市以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地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突破口,广泛宣传、积极发动,采取“统防统治”带动“群防群治”的方式,全力扩大玉米后期“一喷多促”作业面积,力争实现玉米“一喷多促”全覆盖。
“嗡嗡嗡......”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满载药液的无人机在玉米田上方匀速飞行,药液如细雨般均匀洒落。“这次喷的是‘特效套餐’——杀菌剂配营养液。”操作员郭师傅手持遥控器介绍,“通过智能变量喷洒系统,让每株玉米都能精准‘喝’到药液。”
吴乾坤介绍,进入9月份以后,辉县市降雨过程明显增多,部分地块土壤偏湿,客观上增加了玉米锈病、青枯病、穗腐病的发生,开展玉米“一喷多促”能有效降低玉米生长后期病害爆发风险。但是在施药过程中需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保障食品安全。
冀屯镇村民尚海中看着玉米棒子一天比一天大,心里踏实多了。据悉,辉县市秋粮播种面积71.7万亩,其中玉米67.1万亩。目前,夏玉米、水稻正处于灌浆期,大豆处于鼓粒期,整体长势较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