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城投集团获悉,近期,由该集团承建运营的成都首个“合杆型AI无人机巡查站”在熊猫基地南门及蜀王大道相继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合杆型AI无人机巡查站”简单而言就是智慧灯杆功能的再延伸,将智慧灯杆与无人机巡查相结合,实现对市政设施巡查的无人机“空巡”+车辆AI“路巡”的“空地一体”。

成都首个“合杆型AI无人机巡查站”
据成都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受限于技术等条件影响,传统市政设施巡查存在依赖人工、易受盲区与主观性制约的痛点,为改变这一现状,城投数智集团集成北斗定位、AI影像识别、红外传感、环境监测传感等尖端“黑科技”,融合灯杆、自动充换电机巢、储能系统与低空数字化云平台,打造了“合杆型低空无人机巡查站”。
该站点依托低空数字化云平台的自动巡航功能,让无人机在北斗高精度定位指引下,按预设时间与航线进行全自动巡查作业。机载的AI高清摄像头将对指定区域开展全域识别,精准捕捉照明设施、火灾积水、管廊逃生口、井盖路面、环卫垃圾、占道经营等多个场景的城市治理问题,并第一时间形成病害报告回传至后台处置,打通“秒级感知-分钟响应-小时闭环”的巡查告警流程,显著提升治理效能,为城市安全高效运行注入科技动能。

无人机巡查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配备绿色储能装置,蜀王大道南段“合杆型AI无人机巡查站”创新采用储能电池供电模式,可保障24小时不间断能源供应。结合红外热成像与环境监测传感器,让无人机具备强大的续航和环境适应力,高效监测环境质量、预警潜在风险,自主判断巡航天气条件,在可巡查基础上开展白昼黑夜、风雨雾霾巡航作业,解决恶劣天气人巡车巡的安全难题,实现“全天候、全地域”巡查覆盖。
此外,除了空中巡查升级,地面巡查车辆也加装了AI智慧摄像头,将精准识别功能延伸至传统车巡领域。车辆行进间,即可依托北斗定位与感知设备完成道路病害“毫米级”采集。
“这项创新做法,不仅有效规避了人工漏判、误判情况,更大幅减少重复作业,显著提升了车巡质量与智慧化水平,为城市应急指挥调度提供更可靠、高效的决策支撑。”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集团将通过无人机试飞、车辆AI巡查试运行持续积累数据、深化算法,将AI巡查场景延伸至城管、住建、公安、环保、应急、交通6大板块的150余个细分场景,同步驱动智慧巡查在“低空广域覆盖”与“道路微观精查”两个维度纵深发展,全方位筑牢城市与市民出行生活的安全屏障。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编辑 包程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来源:红星新闻
原文链接: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509/aae8b5c423a38d9c99f5797c4f23d32c.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