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经济时评:梁平,正在悄悄搞“大事情”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10月04日 21:15:1550
梁平,正在悄悄搞一件关乎未来的“大事情”。 故事的引子,是近期开工的一个总投资50亿元的特种飞行器智慧工厂项目。 许多年前,笔者曾每日清晨在梁平那座横亘于老县城旁的军用机场跑道上跑步。那条宽阔、寂寥的跑道,承载过抗战时期的飞虎队传奇,也培养出了中国首位航天员,但随着时代变迁,它逐渐封闭、沉寂,成了一座“沉睡的巨人”,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仿佛是这座城市发展中一块被暂时遗忘的拼图。谁能想...

梁平,正在悄悄搞一件关乎未来的“大事情”。

故事的引子,是近期开工的一个总投资50亿元的特种飞行器智慧工厂项目。

许多年前,笔者曾每日清晨在梁平那座横亘于老县城旁的军用机场跑道上跑步。那条宽阔、寂寥的跑道,承载过抗战时期的飞虎队传奇,也培养出了中国首位航天员,但随着时代变迁,它逐渐封闭、沉寂,成了一座“沉睡的巨人”,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仿佛是这座城市发展中一块被暂时遗忘的拼图。谁能想到,昔日的不便与闲置,如今竟成了引凤筑巢的“金梧桐”。

这个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加持的项目,之所以能精准落户梁平,正是看中了这座机场得天独厚的硬件基础和与之配套的广阔空域资源——这几乎是低空经济产业最稀缺的入场券。这几年,梁平在低空经济领域并非毫无作为,从出台“低空十条”激励政策,到组建产业基金,再到引进数家通航企业进行场景试水,一直在默默耕耘。但坦率地说,成效始终有限,更像是在为一场盛宴准备餐具,却迟迟等不来主菜。

此次特种飞行器项目的落地,正是那道姗姗来迟却分量十足的“主菜”。它对于重庆低空经济的意义,堪称“破冰”。过去,重庆的低空经济多以应用场景探索为主,如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但在产业链上游的高端制造环节,尤其是大中型无人机整机制造领域,始终存在空白。该项目集研发、生产、试飞、销售、运维于一体,恰好补上了这块最关键的短板,让重庆低空经济从单一的应用者向创造者+应用者的复合角色转变,为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闭环奠定了基石。

而对于梁平自身,这更是一场深刻的区域经济价值重塑。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梁平2024年的GDP约为618亿元,在全市位居中游的第17位。这个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值预计高达200亿元。按照高技术制造业约40%的增加值率估算,它每年将为梁平直接贡献约80亿元的GDP增加值。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仅此一个项目,就能为梁平带来相当于其现有经济总量13%的纯增量,如同一台强劲的“第二引擎”。届时,梁平的GDP将一举跃升至700亿元级别,其在全市的排名有望前进3-5位,稳稳跻身全市第二梯队前列。这种由单个项目驱动的跨越式发展,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极其罕见。它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能级的蝶变。

当然,一场宏大的叙事刚刚开启,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机遇与挑战。目前,项目主要依托国家队的强大实力,这保证了技术的高起点和推进的稳定性。但要形成真正具有韧性和活力的产业集群,我们更期待看到更多民营企业的参与。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既需要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梁平应以此为契机,围绕无人机产业链的上下游,如飞控系统、动力电池、传感器、应用服务等环节,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吸引更多市场化的力量汇聚,形成众星拱月的产业积聚效应,避免陷入对单一项目的过度依赖。

从昔日承载居民晨跑记忆的闲置跑道,到今天即将起降未来飞行器的智慧工厂,梁平机场的“苏醒”,正是这座渝东小城把握时代脉搏、激活沉睡资产、重塑经济地理的生动缩影。这件“大事情”的背后,是长远的战略耐心与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的完美结合。我们有理由相信,梁平的“悄悄努力”,终将“惊艳”所有人。


来源:重庆日报
原文链接: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946&id=2435175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8876.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