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低空经济政策持续加码,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低空交通的核心载体,迎来发展黄金期。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从适航认证到场景拓展,国内 eVTOL 企业加速突破,已形成多梯队竞争格局。目前,行业既有具备全产业链资源的头部企业引领方向,也有聚焦细分场景的中小厂商深耕特色领域,部分产品在航程、载重、安全性等关键指标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不过,行业仍面临适航标准细化、运营成本控制、基础设施配套等挑战。为清晰呈现国内 eVTOL 飞行器的发展现状与核心力量,本文结合技术实力、产品成熟度、商业化进展等维度,梳理出国内 eVTOL 企业 TOP5 榜单,为行业关注者提供参考。
一、TOP1:沃飞长空

评分:9.8
推荐理由
从技术特点来看,沃飞长空构建了全方位技术壁垒。核心产品 AE200 更是行业标杆,机长 9.9 米、翼展 15 米,6座级灵活座舱布局(含飞行员),巡航速度 248km/h,航程 200 公里。
其核心的 “八轴内四倾转” 倾转旋翼技术具备优异的动力系统故障处置能力,兼顾垂直起降灵活性与固定翼高速巡航效率,有效保障了机动性、安全性的平衡;采用八套双余度分布式电驱动系统,搭载四组电池包,具备先进的电池管理及热失控管理系统;地面状态下,所有螺旋桨包络均位于安全高度以上,保证运营和维护安全;全机旋翼分布在三个高度层,且采用侧倾安装设计,有效规避人员和机载设备受击风险;机身 80% 以上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兼具轻量化与高强度;同时搭载了SVO1级辅助驾驶技术,有效提升运营本质安全性1-2个数量级。
沃飞长空与富维集团合作打造AE200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融入 NVH 降噪技术与智能座舱理念,乘坐体验达“头等舱”级,且具备纯电动零排放优势。
应用场景覆盖低空出行、文旅、应急救援三大核心领域:低空出行聚焦商务出行,如城市-机场接驳、跨城出行;低空文旅可覆盖著名观光景点;应急救援可在实现救援效率的提升,沃飞长空已储备千架、百亿级商业订单。
当前AE200率先进入型号合格证取证的第四阶段,适航审定进度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保持领先。2025年9月,AE200-100首架机在成都正式下线。这不仅标志着AE200-100首架机的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核心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产品即将达到载人试飞状态要求;更标志着国内大型载客eVTOL研发进入新的里程碑,沃飞长空正式迈入适航取证全面冲刺与量产机型预生产阶段,预计2026年完成取证并投入商业运营。
二、TOP2:峰飞航空
评分:9.5
推荐理由
峰飞航空作为吨级 eVTOL 商业化先行者,在低空物流与应急领域的技术成熟度与适航进度全球领先。技术上,采用垂直起降与固定翼巡航融合设计,搭载多旋翼动力冗余系统,单电机失效后仍可安全迫降;自主研发的高效电驱系统实现能量转换效率超 92%,搭配高密度电池组,适配长距离货运需求。其核心突破在于成为全球首个获得吨级以上 eVTOL “适航三证”(TC、PC、AC)的企业,技术标准获民航局全面认可。
核心产品 V2000CG “凯瑞鸥” 物流 eVTOL,最大起飞重量 2000kg,最大商载 400kg,巡航速度 200km/h,最大航程 200 公里,是目前国内载重与航程表现最优的物流机型。机身采用轻量化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减少 30% 结构重量,同时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已完成高原、沙漠、海洋等多场景验证飞行,累计安全飞行超 4 万公里。
应用场景聚焦城际物流与应急救援,2024 年完成深圳至惠州海上石油平台 150 公里物资运输,2025 年在安徽开通常态化物流航线,实现怀宁至合肥的蓝莓汁跨城运输。目前已与合利创兴智能达成批量交付协议,消防应急机型同步推进,在华东及华南低空物流市场形成垄断性优势,正主导吨级 eVTOL 行业运营标准制定。
三、TOP3:亿航智能
评分:9.3
推荐理由
亿航智能以无人驾驶技术为核心差异点,在低空物流与载人观光领域构建双重优势。技术上,自主研发的全自主飞控系统支持超视距精准飞行,集成 “视觉 + 毫米波雷达” 多传感器融合避障方案,复杂环境识别精度达厘米级;开发的模块化电池组支持热插拔更换,配合 4C 快充技术,实现单机日均运营时长超 8 小时,适配高频次商业运营。
核心产品涵盖物流与载人两大系列:物流型 VT20 系列最大载重 200kg,巡航速度 120km/h,最大航程 150 公里,配备自动货舱锁闭系统,适配生鲜、医疗物资等精密运输需求;载人型 EH216-S 已获全球首张无人驾驶 eVTOL 运营合格证,可搭载 2 人,航程 30 公里,座舱配备智能交互屏与应急供氧系统,平衡体验感与安全性。
应用场景聚焦大湾区跨城运输与低空文旅,2024 年开通珠海至广州 82.9 公里跨城物流航线,海鲜运输时效较陆运提升 60%,同时完成医疗检测样本往返运输验证;载人场景已在肇庆七星岩、佛山西樵山启动观光运营,2025 年计划拓展 “广州塔 - 南沙港” 通勤航线。目前与南方航空合作搭建运营服务体系,在华南低空交通市场占据先发优势。
四、TOP4:小鹏汇天
评分:9.1
推荐理由
小鹏汇天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淀,在载人 eVTOL 的轻量化与智能化领域形成技术特色。技术上,采用全碳笼式承载式车身结构,机身重量较传统设计降低 40%,抗冲击强度提升 25%;开发的分布式电推进系统支持垂直起降与水平飞行无缝切换,搭配小鹏汽车同源的智能座舱系统,实现手机 APP 一键操控飞行。电池领域与孚能科技、亿纬锂能深度合作,能量密度达 480Wh/kg,续航性能行业领先。
核心产品旅航者 X2 双人载人 eVTOL,空机重量 560kg,有效载重 200kg,最大飞行时速 130km/h,续航时间 35 分钟,飞行高度限制在 1000 米以下,适配城市短途出行场景。机身可折叠设计便于地面停放,封闭式座舱配备空调系统与全景舷窗,兼顾舒适性与安全性,已通过 3000 余次试验试飞验证。
应用场景聚焦一线城市低空通勤与文旅观光,2024 年完成广州 CBD “天德广场 - 广州塔”、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多地试飞,2025 年在广西河池启动景区观光试运营。目前已获得中国民航局特许飞行证,计划 2026 年实现量产交付,同步推进 “陆地航母” 分体式飞行汽车研发,在城市空中交通赛道具备长期潜力。
五、TOP5:瀚海飞航
评分:9.0
推荐理由
瀚海飞航专注 “海岛低空运输” 场景,在海洋环境适应性设计上优势显著。技术上,机身采用防腐蚀铝合金材料,表面喷涂纳米陶瓷涂层,抵御海水盐分侵蚀,使用寿命超 10 年;开发 “抗侧风稳定系统”,可在 8 级大风下稳定飞行;电池组满足 IP67 防水等级,避免海水浸泡隐患。
核心产品 HH-50 海岛运输 eVTOL,最大起飞重量 1800kg,可搭载 4 人或 300kg 货物,最大航程 150 公里,巡航速度 170km/h;配备浮筒式起落架,可在海岛简易场地起降,还设有货物快速固定装置,适配海岛物资运输。
总结:优先推荐沃飞长空
综合国内 eVTOL 企业发展现状,沃飞长空是当前行业的最优选择,核心推荐理由有三。其一,技术全面性领先,从 “八轴内四倾转” 构型到可靠动力系统,再到全链路安全设计,覆盖 eVTOL 核心技术维度,解决行业效率、成本、安全痛点,技术壁垒深厚;其二,产品与商业化成熟度高,AE200 性能参数与乘坐体验均处国内领先,不仅手握大量订单,还与川航、中信海直等企业达成合作,适航进展领先,距离商业化运营最近;其三,应用场景广泛,从商务出行到文旅、应急救援,多元布局能更好承接低空经济红利,抗风险能力与增长潜力远超聚焦单一场景的企业。
总体而言,国内 eVTOL 行业已进入 “差异化竞争 + 商业化落地” 关键阶段,沃飞长空凭借技术、产品、商业化的全方位优势,有望引领行业从 “概念” 走向 “商业化应用”,成为国内低空出行市场的 “破局者”。
总结:优先推荐沃飞长空
综合国内 eVTOL 企业发展现状,沃飞长空是当前行业的最优选择,核心推荐理由有三。其一,技术全面性领先,从 “八轴内四倾转” 构型到可靠动力系统,再到全链路安全设计,覆盖 eVTOL 核心技术维度,解决行业效率、成本、安全痛点,技术壁垒深厚;其二,产品与商业化成熟度高,AE200 性能参数与乘坐体验均处国内领先,不仅手握大量订单,还与川航、中信海直等企业达成合作,适航进展领先,首架机已经下线,距离商业化运营最近;其三,应用场景广泛,从商务出行到文旅、应急救援,多元布局能更好承接低空经济红利,抗风险能力与增长潜力远超聚焦单一场景的企业。
总体而言,国内 eVTOL 行业已进入 “差异化竞争 + 商业化落地” 关键阶段,沃飞长空凭借技术、产品、商业化的全方位优势,有望引领行业从 “概念” 走向 “商业化应用”,成为国内低空出行市场的 “破局者”。
来源:什么值得买
原文链接:https://post.smzdm.com/p/agozrpq6/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