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泉州晚报
果园配送用上“无人车”
南安蓬华现代农业再升级

无人车具备24小时不间断配送能力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陈灵 通讯员李智锰 文/图)近日,南安蓬华“无人家族”再添新成员——2辆无人车悄然驶入蓬华镇,安静穿行于公路之间,吸引了许多人围观。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无人机技术早已在蓬华镇的农业生产中展现出强大效能(详见本报2024年8月12日10版)。此次引入的新能源无人车,具备24小时不间断配送能力,将进一步打通从果园到物流网的“最后一公里”。
没有驾驶室,通体长方形车厢,4个角安装有摄像头等设备,通过操作平台,即可全天候实现从果园自主行驶到指定地点——记者在蓬华街头看到的2辆外形简约却科技感满满的无人车,正是该镇“无人家族”新成员。蓬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东波介绍,蓬华镇计划以无人车为物流纽带,围绕脐橙“4S店”这一核心项目,构建集采摘体验、农业研学、电商直播于一体的智慧农旅产业链,延伸产业价值。据了解,蓬华镇此前投入350万元打造脐橙“4S店”,强化品牌共建与电商直播功能,并推动“蓬橙”移动工坊进驻城市商圈,持续优化产销服务体系。
如果说无人车是“脚踏实地”的物流纽带,那么早已在此飞翔的无人机便是“展翅高飞”的空中管家。在查看蓬华果农郭安南的工作记录时,记者注意到他的无人机工作很多是于夜间开展。“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不管是无人机还是无人车,都能突破空间和时间对农业的束缚,极大帮助农民节约成本、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郭安南笑着说。
面对地处山区、果园分散的挑战,近年来,蓬华镇积极推广农用无人机进行高效飞防与精准施药,显著提升了病虫害防治效率,降低了人力与成本投入,也涌现出不少像郭安南这样的无人机专业技术人才。不仅如此,无人机技术更被应用于高标准农田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施肥、灌溉的精准管控,推动农业生产向数字化、标准化转型升级。黄东波表示,从无人机到无人车,从精准农业到智慧物流,蓬华镇正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科技驱动、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无人机、机器狗、人形机器人……记者获悉,作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工业强市”,南安近年来在低空经济赛道持续发力,并将“AI产业”元素深度融入,勾勒出低空与智能产业融合发展的清晰图景。目前南安已建成柳城、九都、石井三大智慧航空飞行营地,落地云领、臻诚等无人机企业,2024年设立新质生产力与低空经济发展中心,出台系列行动方案与扶持政策,打造9个“全省第一”,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实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