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氪独家获悉,专注于增程式倾转旋翼eVTOL研发的蓝霄航空科技(济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霄航空”)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仓资本领投,初心资本等老股东持续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货运版eVTOL产品研发及量产筹备,澜松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作为国内首家采用油电混合动力与12旋翼部分倾转技术路线的eVTOL制造商,蓝霄航空自2024年6月成立以来,已累计完成近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之星、戈壁创投、海益投资等机构。公司以“先货后人”战略切入市场,首款货运版eVTOL(LX-1)全尺寸工程样机已于近期完成总装下线,标志着其技术落地迈出关键一步。
LX-1采用“6+6”旋翼构型,机身前部配置6枚三叶片倾转旋翼,后部搭载6枚两叶片固定升力旋翼,总计12个旋翼。这种设计通过增加专用升力单元分散载荷,虽提升了零件数量与控制复杂度,但显著增强了动力冗余。据创始人兼CEO王刚介绍,即使单套动力系统完全失效,剩余系统仍可保障飞机安全降落。该机型最大起飞重量达2.5吨,航时超5小时,续航里程1000公里,载重能力接近一吨,可满足中长距离高时效货运需求。
蓝霄航空的核心技术团队源自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旗下无人机上市公司航天彩虹。创始人王刚拥有17年无人机研发经验,曾担任彩虹4无人机型号总师及彩虹3、太阳能无人机飞控系统总师。团队在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布局、机械结构、飞行控制及增程器等领域具备深厚积累,LX-1的飞控系统、航电系统及航空专用增程器均实现自主研发。
在研发路径上,蓝霄航空跳过传统缩比样机阶段,直接推进全尺寸原型机开发。王刚透露,从设计启动到样机总装下线,团队仅用时不足一年,目前已进入试飞准备阶段。若试飞成功,蓝霄将成为全球首家完成两吨级以上增程式eVTOL试飞的企业。
华仓资本管理合伙人蔡静娴表示,eVTOL是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相较于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具有显著优势。当前行业以纯电路线为主,但电池能量密度仍是瓶颈。蓝霄航空通过“增程式+复合倾转旋翼”构型切入货运市场,凭借高航程载荷比和低成本潜力,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其团队在大型吨级无人机领域的0-1经验及成熟的工业化能力,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根据规划,蓝霄航空后续将完成LX-1全科目试飞,启动首批应用场景试点,并于明年初提交适航认证申请。公司未来计划基于倾转旋翼技术路线,逐步拓展至客运版eVTOL开发,构建多场景商业化布局。
来源:陈丽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itbear.com.cn/html/2025-10/251589.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