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强
9月29日,沃飞长空自主研发的AE200-100首架机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载客运输eVTOL实现从蓝图到实体的跨越,即将步入载人试飞新阶段。
紧随其后,沃格光电AMOLED显示屏玻璃基光蚀刻精加工项目顺利封顶,未来将为京东方产线提供关键配套,成为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建圈强链”的重要支撑。
企业活力的持续释放,是成都高新区推进“立园满园”行动的生动写照。去年10月,成都启动“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向高质量阶段迈进。
一年来,成都高新区以“立园满园”为引领,园区产业特色愈发鲜明,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高新智造”闪耀全球
电子信息产业筑牢区域经济“增长极”
一枚仅有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每秒可完成400亿次精准数据采集,直接捕捉高达19GHz的射频信号——这是近日成都华微电子最新发布的全球领先ADC芯片。
在高速信号处理领域,射频直采技术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该芯片的问世,进一步巩固了成都华微在高速高精度ADC领域的领先地位,目前已向部分客户送样并收获意向订单。
国庆假期前夕,在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成都高新区企业再次以硬核科技实力吸睛:大公博创推出DG-W1001全频段无人机侦测设备,集监测与管制于一体,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金诺信研发的高精度光纤双向时间比对设备,则为高精度时频用户提供可靠的时间溯源服务。
这些企业的“高光时刻”,共同点亮了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璀璨星河。作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在成都高新区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规上工业企业达246家,实现产值1563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5.9%,占全区制造业比重55.3%。
“我们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比如,在创新协同方面,主动牵线搭桥,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立园满园”行动,通过要素保障、创新赋能、市场链接等多元举措,推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打造专业化特色“园中园”
精准定位中赢得发展优势
抓园区就是抓发展、创未来,已成为普遍共识。然而,产业定位不清、产城融合不足等问题,仍是制约园区发展的共性瓶颈。
如何破局?成都高新区打造专业化“园中园”,依托资源禀赋精准定位,开辟发展新空间。
今年5月,总投资4.7亿元的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项目在成都高新西区启动建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园区建设运营方成都高投电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以“制造+测试”双核驱动,将大幅缩短产业协作周期,降低综合成本。
同样在高新西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高新园区)集聚英特尔、富士康、德州仪器等龙头企业,形成涵盖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成为全球重要的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在这里,全国首创的“同企跨片”模式实现货物凭智能电子锁跨区自由流转;全省率先实施的“集中查检”模式,通过7×24小时预约机制,实现海关“随到随检随放”,彻底解决“货等人”问题。
视野向南,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集聚了墨境天合、艾尔平方等一批数字文创领军企业,孵化了包括“哪吒”系列在内的20多个头部IP,形成了一条从创作到输出的完整内容产业链;AI创新中心则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专业特色园区,聚集了一批AI与机器人头部企业,加速攻坚人工智能与下一代通信技术。
从“立园满园”到“百花齐放”
园区经济动能澎湃
一年来,成都高新区以“立园满园”行动为抓手,推动产业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在成都未来科技城,已累计落地产业化项目50个,总投资超1300亿元,初步形成以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为核心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9月29日,沃飞长空自主研发的AE200-100首架机正式下线,其在成都未来科技城的量产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目前已储备千架商业订单。
“成都高新区的产业环境与‘立园满园’行动为我们提供了有力支撑。”沃飞长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深耕低空经济,用eVTOL连接城市与未来。”
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聚焦现代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持续发力,已吸引300多家创新企业入驻,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生态。
“我们建立起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孵化培育体系,为企业提供人才、资金、场地等全要素服务。”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已推动成都先导、苑东生物等6家企业上市,并培育出齐碳科技、迈科康生物等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以及瀚辰光翼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立足“立园满园”,迈向“百花齐放”,成都高新区以特色化、专业化园区的创新实践,正走出一条以生态聚产业、以创新促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面向未来,随着更多特色园区蓬勃生长,成都高新区将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具示范意义的“高新方案”。
来源:封面新闻
来源:李强强
原文链接:http://sc.people.com.cn/n2/2025/1013/c379471-41378870.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