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急救援无人机将楼顶打包好的垃圾安全吊运至地面,极大提升了清运效率。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皇智尧) 起飞到30多米高的老旧小区楼顶,仅8分钟便吊运逾260公斤垃圾……10月14日,记者跟随市应急救援支队队员来到蓬江区泮海苑,现场见证了该队伍运用应急救援无人机协助社区高效清运楼顶垃圾,为爱国卫生运动注入科技力量。泮海苑建于2005年,小区内楼栋以步梯为主,每栋楼都有一层天台。连日来,全市持续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天台大部分可能孳生蚊虫的杂物垃圾已被清理打包。“每栋楼加上天台有8楼,光是一个上下来回就得喘气了,更别说还要带着这么多垃圾。”小区自治组负责人劳叔说,无人机协助天台垃圾吊运,极大缓解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工作压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应急救援支队使用的应急救援无人机体型与一张饭桌大小相近,还配备有一台发电机充电站。“我们单电模式载重可以达到100公斤。一般情况下,吊运垃圾可连续飞行半小时。搭配发电机,9分钟就能充满一块电池,实现无缝衔接、循环作业。”市应急救援支队装备维护技术员李坚绍介绍,该无人机还有一个空吊系统,配备30米长的吊绳和电动开合挂扣,可以实现收放功能、远程控制打开,货物接近地面时会自动减速。
楼下,李坚绍操控无人机升空并到达目标楼顶时,楼顶另一名队员也能够通过操控器作为副手协助操控,确保无人机在楼顶环境下能够安全精准作业。仅用半分钟,一大包垃圾就从30米高的天台成功运至楼下集中堆放点。记者从李坚绍手中的无人机操控器数据记录中看到,当天上午该机单次飞行时长8分钟,载重数据达263.7公斤。
这是当前我市应急力量运用科技赋能助力疫情防控的生动缩影。据了解,自8月份开始,市应急救援支队就在市应急管理局的统筹安排下,积极参与到全市爱国卫生运动中。据李坚绍介绍,市应急救援支队通过利用无人机协助社区开展防蚊灭蚊垃圾清理,先后到羊桥、双龙、里村等社区执行楼顶杂物吊运任务,累计吊运超200趟,清运垃圾达到21吨。
【来源:江门新闻网_江门新闻】
来源:潇湘晨报
原文链接:http://api.chenshipin.com/wap/a/68ef0a4b842017738717f358/fa069370fa9b8f36fdbc0891dd591ecd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