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赵国陆

10月1日起,济南首条无人机外卖航线在泉城广场至千佛山之间开通运营,直线3公里的路程5分钟即可送达,游客在山顶上就可享受到热乎的餐食或冰镇饮品。
“外热入济”工程这两年陆续建成投用,无人机在长输供热管道巡检这一新场景中大显身手,目前济南热力集团已经部署了5个智能机库,后续计划再建设10个,为数百公里的输热“大动脉”护航。
搭载了激光甲烷检测仪的无人机,正穿梭在济南的大街小巷,检测燃气设施是否泄露。
平阴县人民医院启用了无人机送检医疗样本服务,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济南市中医医院)为急诊患者、老年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了“极速送药”服务,无人机从宏济堂智慧中药房直达,患者实现立等可取。
从早期表演灯光秀,到快速走进千家万户,无人机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从技术的“盆景”到产业的“风景”,再到成为新经济的一部分,低空经济离不开企业敢为人先的探索,也少不了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和突破。
《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到2027年,形成10个以上标杆应用场景,开通50条以上市内无人机航线和20条以上城际无人机物流航线,载货无人机实现常态化飞行,载人无人机实现商业化飞行,基本形成济南、青岛“两核”引领、多点支撑的低空经济发展新格局。《济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计划构建智慧绿色的低空基础设施网,布设低空飞行起降设施,并逐步完善无人机识别、定位、导航、气象等配套设施。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的样板示范应用场景,以此重构城市资源配置的新基建。大风等天气状况直接影响低空物流的效率,需要更精准的气象服务;山顶等特定区域的通信信号不稳导致游客的体验感欠佳,需要运营商优化增设基站;初期未形成规模效益,成本倒挂导致企业投入积极性不高;航线以及飞行许可的申请审批如何再便捷一步,空域管理也得跟上……这些现实短板需要统筹考虑推动解决,一个新业态、新市场的培育,需要技术创新、政策突破、市场需求驱动。不妨借鉴深圳、上海、长沙等城市的经验,参照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模式,加速推动低空经济的腾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