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成都“进解优促”面对面——低空经济企业专场座谈会举行
拿出真招实招 让低空经济“飞”更高

低空经济企业专场座谈会现场。 李冬 摄

游客乘机俯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10月16日上午,成都“进解优促”面对面——低空经济企业专场座谈会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行。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等40余家市级部门、区(市)县,7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代表性企业以及多家金融、科研机构负责人到场,围绕低空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面对面进行交流,现场协调解决堵点问题。
有干货:瞄准需求,搭建平台
上午8点半,会场内已经座无虚席,数十家低空经济企业代表已经提前开始了交流。
与一般的座谈会不同,本次座谈会的会场入口,一个小型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已然成形。记者在现场看到,会场门口,20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代表性企业设置了宣传展位,集中展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工业无人机等拳头产品,以及核心零部件最新科研成果和低空飞行运营服务先进解决方案。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此精准“找朋友”,寻求合作伙伴;科研机构在此寻找最新研究成果转化路径;金融机构在此发掘具有潜力的投资对象。在进入会场前,不少企业、机构已经碰撞出了许多意外收获。
企业合作有了平台,政企沟通也更加紧密。会场中,每家企业代表座位上都摆放了一份特别的通讯录,通讯录上公布了各部门、区(市)县负责低空经济工作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活动结束后将由专人负责为企业提供全年365天常态化服务。“今天的形式我觉得非常好,此前虽然也和相关部门进行过交流,但‘面对面’的形式最直接,也最高效。”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吴欣芋向记者表示。
有收获:聚焦痛点,打通堵点
此次座谈会会场布置根据报名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分类设置了基础设施、空域管理、场景培育、要素保障和创新制造等“圆桌”。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按照就近交流的原则分别入座,将政企之间从“隔着桌子面对面”直接变成了“肩并肩手牵手”,企业的诉求能就近得到答复。
不拐弯抹角,聚焦企业发展痛点,现场回应。座谈会上,10余家企业陆续抛出一个个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不少问题都在现场拿到了解决方案。
“成都有着较强的辐射能力和产业、人才基础,对于低空经济未来在成都的发展,我们抱有很高的期待。”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童炜向记者表示,未来,将立足于自身业务,积极参与成都低空经济发展和空域工作。
记者了解到,10月20日至24日,相关部门将组织开展“局长天天见——低空经济专场”活动,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等产业链牵头部门负责人轮流入驻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现场办公,进一步听取企业意见,实打实解决发展问题。
为企业解决发展痛点
针对杭州迅蚁科技提出的“申请流程繁琐”等痛点,市交通运输局现场承诺将从建立军民航协同机制、提升“适飞空域”占比、优化完善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功能三方面推动破题。
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关注“补贴政策2027年到期后是否延续?”市发改委当场给出“定心丸”,表示将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成都天问应急救援等企业关心“融资难”问题,市委金融办现场表态,将通过“蓉易贷”等平台,为企业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并依托成都金融业联合会,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联合开展路演对接活动,现正在推进首期活动落地。
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eVTOL制造落地过程中,涉及电池、复材、智能制造等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我们希望在产业链协同和地方配套政策上给予支持。”座谈会上,成都低空运输制造代表性企业沃飞长空现场提出了诉求。随后,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立刻回应,积极做好产业补链强链工作,聚焦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龙头企业做好配套服务。
“我们希望与本地应急、公安等部门开展合作。”现场,四川伊娃云智科技有限公司代表提出了诉求。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将积极与企业对接,围绕驻空照明设备等警务应用场景开展细化研究。
“我们作为本土链主企业,能否参与全市低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面对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的提问,成都交投集团当场表示欢迎,并愿就具体合作事项展开深度对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煦阳
实习记者 周继红
视觉设计 江蕊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