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井冈山报
乘空而上 蓄势腾飞
—— 吉安低空经济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低空经济,作为带动力强、覆盖面广、科技含量高的新业态,正成为各地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我市紧抓政策红利,放大区位空域优势,在低空经济赛道上率先起势,从“飞起来”向“用起来”加速迈进,逐步构建起“场、产、城、旅、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低空经济新动能。
立足优势禀赋,释放政策红利,抢占低空发展“窗口期”
“从申请飞行计划到顺利起飞,中间的办理流程简化了很多,一年时间里,我们可以在这里开展近百小时的无人机测试业务。”在吉安县桐坪通用机场,无人机企业负责人李哲感触良多,他的经历也是吉安低空经济发展政策红利落地的生动写照。
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的重要节点城市,吉安近年来持续承接中央与省级政策利好,为低空经济发展铺就“快车道”。
时间回溯至2020年,江西获批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成为全国三个试点省份之一。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列入国家规划,我省随即成立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4年,省里印发《关于支持赣州吉安联动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支持吉安开展无人机适航审定服务,建设低空经济融合发展集聚地,推动桐坪通用机场升级改造。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让吉安迎来低空经济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政策落地离不开吉安的天然“禀赋”。在吉安县桐坪镇,总占地面积400平方公里、飞行高度2000米以下的空域资源,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天然舞台”。
“这里年可飞天气近260天,仅我们航校年均飞行就达300小时,还能保障外来单位100小时飞行需求。”江西省航空运动管理中心(吉安航校)负责人介绍,依托优质空域,桐坪机场已先后承办全国跳伞锦标赛、亚洲跳伞锦标赛、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等国际国内赛事,成为全国知名的航空运动赛事基地。
同时,桐坪的区位与配套进一步放大了低空经济发展优势。桐坪镇距吉安中心城区17公里、距吉安县县城29公里,处于吉安市半小时经济圈核心范围,大广高速、吉新公路穿境而过,市区至桐坪快速通道已经通车,通车后两地通勤时间缩短至15分钟。“交通网络完善后,不仅方便了企业运输设备、人员通勤,还能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低空文旅项目。”吉安县低空经济发展专班工作人员说。
“五位一体”协同发力,业态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
“坐热气球俯瞰稻田艺术,乘动力伞穿越山谷,再去云天麓谷摘葡萄、住民宿……这趟‘低空’之旅,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放松。”来自南昌的游客张女士在吉安体验了为期两天的低空旅游项目后在社交平台分享感受。张女士低空旅游体验的背后是吉安构建“场、产、城、旅、校”五位一体体系,推动业态深度融合的缩影。
“场”是基础。桐坪通用机场作为全省飞行量最大的通用机场,目前已完成二期改扩建征地750亩,跑道将从800米加长至1200米,等级提升至3B标准,可满足更多类型通用航空器起降需求。2023年以来,机场保障各类飞行活动400余架次,吸引精功通航、无锡亚捷通航等13家单位入驻,开展科研试飞、伞降训练、无人机培训等业务。
“产”是核心。吉安瞄准无人机整机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低空运营服务等领域,加快建设低空数字经济产业园。同时,依托本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设备等与低空经济协同配套。近年来,全市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35%,带动上下游就业2000余人。青少年航空教育也成为产业新增长点,今年以来,吉安航校接待3万余名学生开展科普研学,覆盖北京、上海、广东等10余个省市。
“旅”是亮点。2022年,云天麓谷景区建成开放,打造成了集航空研学、特色民宿、果蔬采摘、运动娱乐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当年即获评国家4A级景区。2023年,吉安举办“天祥杯”航空体育系列赛暨首届低空文旅季,推出“动力伞观光+航空赛事+研学体验”组合产品,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收入增长28%。
“城”是保障。桐坪航空特色小镇投资5000万元完成街道改造,“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等配套项目加快推进,为企业员工、游客提供便利。“以前镇上道路窄、设施旧,现在路灯亮了、商铺多了,周末还有不少外地人来,人气越来越旺。”桐坪圩镇居民王大爷的话,道出了小镇的变化。
“校”是支撑。2023年,教育部正式批复组建江西飞行学院,吉安校区同步挂牌,成为全市首所公办本科航空类院校。目前,学院已开设飞行技术、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等专业,计划每年培养500余名低空经济专业人才,并与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探索“订单式培养+实训基地+技术成果转化”模式,为产业发展破解“人才瓶颈”。
锚定千亿集群目标,系统推进抢占新赛道 “制高点”
“低空经济不是‘一阵风’,而是需要久久为功的‘马拉松’。”“我们要瞄准‘产学研商培赛旅’融合发展,分步实施、久久为功,力争培育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在近期召开的市委书记专题议事会上,市委书记罗文江一语中的,明确了我市低空经济的长远发展方向。
当前,我市正以“三步走”愿景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第一步建设低空经济融合发展基地,第二步打造特色低空小镇,第三步建成现代化航空新城。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列出了一系列“任务清单”——路网管网、飞行器起降点、停机坪、测试场等基础设施已启动前期工作;与大院大所合作组建低空经济研究院;市县联动开展“招大引强”,重点对接无人机整机制造、低空物流等领域龙头企业。
在江西飞行学院吉安校区的实训基地,学生们在教练指导下操作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模拟。“我们与本地农业企业合作,开展‘无人机植保+粮食增产’试验,既锻炼了学生实操能力,又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学院实训中心主任介绍,“这种‘产教融合’模式,已帮助首批毕业生实现100%专业对口就业。”
与此同时,我市还在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理顺市低空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与平台公司的关系、功能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建立“领导小组+低空办+管委会+平台公司”的管理体制,确保决策高效、执行顺畅。“以前审批一个低空飞行项目,需要跑多个部门,现在通过‘一窗受理’,流程压缩了一半。”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说。
从桐坪机场的轰鸣声,到云天麓谷的欢笑声,再到产业园里的机器声,如今的吉安,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低空经济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发展”转变,为吉安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之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