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滴滴、曹操出行等入局低空经济
“打飞的”不远了
“打飞的像打车一样简单”的梦想,或许正逐渐照进现实。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北京滴滴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股权穿透后发现,该公司由北京小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北京小桔科技集团为滴滴出行母公司,其法人、实际控制人为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
对于低空经济产业而言,出行巨头的“入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在业内看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大规模应用将遵循“先to G/to B,再to C”的路径,前期将主要由平台公司采购飞行器并向公众提供服务。汽车出行平台的纷纷入场,正是为了抢占这一未来低空交通的“流量入口”和“调度中心”。
从产业链分工而言,在未来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中,低空经济运营服务平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低空版“滴滴”借鉴了网约车的便捷模式,主体从汽车变为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
目前,滴滴的竞争对手曹操出行,已经率先布局低空领域的共享出行业务。今年9月,曹操出行与吉利系eVTOL厂商沃飞长空在成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据介绍,“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蓝图是Robotaxi地面出行与eVTOL低空出行相融合的立体交通网络。
此外,今年7月,绵阳市“低空智行”运营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其对外介绍为低空版的“滴滴出行” App。4月,“济南低空”App测试版上线。其介绍称,该App让“打飞的”像打车一样简单,是全国首个低空版“滴滴”。
针对eVTOL的落地,业内的共识是,场景开拓的先后顺序是从偏远地区到人口密集区,从低频次场景到高频次场景,根据风险递进原则逐层推进。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此前向记者表示,现阶段eVTOL的商业应用将先以低空旅游、城市观光领域为切入场景,而后逐步拓展至应急救援、交通接驳、空中通勤等场景,最终实现“空中出租车”的普惠化。
目前已有企业明确瞄准了“空中的士”业务,并确定了价格范围。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日前向记者表示,公司首批eVTOL商业化运营将定位于“高端专车2倍至3倍定价”市场。 (据上海证券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